第一部分

好,我先来解释一下书名,“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一个观点,相信你应该不会反对,这个世界显然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我们看没看到,想没想到,它就在哪儿。但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里,颠覆了人们对世界的这个基本认识。

康德论证了,我们没有办法认识这个世界的实际样子。我来简单解释一下。康德说,我们的认识,首先都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听觉、味觉这些感觉获得的,感觉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些“表象”,比如苹果是红色的、有香气、吃起来很甜,然后我们的思维会加工整理这些表象,得到关于苹果,以及整个世界的认识。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导致我们产生了那些感觉、刺激了我们的思维,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说是面前的这个苹果让我产生了颜色、气味、味道这些表象;再进一步,就是用各种科学工具去对这个苹果进行观测,但是不管什么观测,我们获得的依然是一些表象,而没有办法通过这些表象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也就是事物真正的样子,康德给了它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作“物自体”,意思就是“事物自身”。所以严格说来,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不是在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而是在用我们的主观认识给世界立法。如果我们把康德的思路贯彻到底,就必须承认,根本没有什么客观世界。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确定那些表象是由客观对象导致的,我们能确定的只是有那些表象而已。

康德的这个想法,在整个哲学上就像是一场“哥白尼革命”。

叔本华整个哲学体系的起点,就是康德的这个“哥白尼革命”。他继承了康德关于表象的学说,也把我们认识限定在“表象”的范围内。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存在的、有序的,都是因为我们接受了这些表象。所有这些表象,都和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能力,还有对于因果关系的认识有关。

但是在叔本华看来,康德的“革命”颠覆得还不够彻底,因为康德说的这个“物自体”,还是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只不过我们认识不到而已。康德的理由是,表象肯定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一定有某些东西导致了那些表象。

在叔本华看来,康德的这个预设错了。接下来,叔本华做出了至关重要,但是也很有争议的一个推论。他用“意志”代替了康德的“物自体”。简单来说,“意志”就是想要某个东西的冲动。对于有生命的东西来讲,意志就是“生命意志”。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组织,都想要活下去,都像要保存生命、孕育生命。这个观点有点类似道金斯后来说的“自私的基因”。 叔本华认为,不仅人有意识,动物、植物,甚至没有生命的事物都有意识。水往低处流,金属被磁铁吸引,都能用来证明“意志”存在。他后来还专门写过一本书,叫《论自然中的意志》,试图用当时的科学发现证明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意志”的推动下运行的。

这么看来,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比我们通常说的“意志”要宽泛得多,不仅仅是和思想、意识之类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更不是专属于人的,而是一种推动和创造整个世界的原始本能和冲动。而且这个意志,作为世界的本体,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不是个体,而是一个整体。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表象,说到底都是由意志创造出来,客观反而是虚幻的。所以,如果用传统哲学的标签来概括叔本华,他的学说就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这个看法确实很有原创性,但是从逻辑上说也存在问题。叔本华没有办法直接认识到“意志”这个世界的本体,就算他能从对人和非生物的观察,推论出“意志”的存在和作用,也是通过“表象”推论出来的。叔本华自己其实也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在晚年修订自己的著作时,也尝试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这个学说。

好,到这里,我就为你解释了《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本书的标题里的两个核心概念,“意志”和“表象”。叔本华认为,这个世界从根本上说是由原始的“意志”创造和推动的,而我们认识到的只是“表象”。叔本华不仅用“意志”代替康德哲学里面的物自体,也代替了基督教里的上帝,或者黑格尔哲学里的精神和理性。这种对世界的理解,确实非常新颖,也很有影响力,但是这还不是叔本华的理论里面影响最大的部分,这个意志与表象的学说带来的一个后果才是。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叔本华最著名的悲观主义。

第二部分

我们前面说了,在叔本华看来,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毫无思想、毫无理性的意志。这个驱动一切的意志,就是所有苦难的根源,不仅是人生苦难的根源,也是世界上各种灾难的根源。

叔本华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人生在世,不过是痛苦与无聊之间的摇摆,就在这两者的掌控之下,一路奔向死亡。

这个说法听起来是不是让人有点不寒而栗?叔本华认为,我们因为感到缺乏而想要某个东西,比如说我想要一份理想的工作,想要而没有得到的时候,我就会非常焦虑,这种焦虑带来痛苦。在努力争取工作机会的过程中,我付出的很多努力必定都是徒劳的,我面试了很多家公司,都被无情地拒绝了,这样就造成更大的焦虑和痛苦。最后,就算我们获得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接到offer的一刻狂喜到热泪盈眶,但是这种快乐也必定非常短暂,可能只是几分钟,也可能持续几个小时,或者一两天。但是我很快就会感到无聊,于是就想要另一样东西,然后再次陷入痛苦,如此循环往复。在叔本华看来,这就是人在意志的主宰下,必然的生存状态。

这还没完,我们不仅自己过得很痛苦,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被意志驱动,充满自私的欲望。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会和别人发生冲突,就不得不和其他人进行无休止的斗争。所以,叔本华说人间,就像地狱一样,每个人既是折磨自己的魔鬼,又同时被其他魔鬼折磨。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根本状态就是这样,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每个人都被裹挟进了这个斗争的漩涡。整个世界也是这样,根本没有什么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和“发展”。整个世界说到底就是一个虚无的深渊,不管是人生还是整个世界,都是一场由“意志”主导的梦,而且是一场交织着痛苦与无聊的噩梦。这也正是叔本华和当时的主流哲学最不同的地方。他批判的那些“官方哲学家”,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都主张世界的发展是理性的,有明确的方向,给人目的感和秩序感。而叔本华要把所有这些美好的希望都彻底打碎,把世界彻底变成意志狂野的游戏场。

你或许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叔本华描述的那么悲惨。你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享受着追求自己目标的过程,并且常常感到满足。但是叔本华可能会跟你说:你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那些都只是表象而已。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被非理性的意志驱使的,就算这种意志没有明确表现在意识的表层,也一定以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这就是叔本华描绘的这个恐怖的世界,也是西方哲学史上对世界最悲观的描述。他甚至颠覆了西方哲学自古以来的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存在高于不存在,或者说,存在高于虚无。在叔本华看来,存在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高于虚无。对于人来讲,出生不是好事,因为只要出生就意味着受苦,如果从来没有出生过,反而是最幸福的。对于世界来讲,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所有可能的世界里最糟糕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灾祸,还不如根本没有存在过。

叔本华的这番描述确实是太悲惨,也太生动了。据说,有人看完了叔本华的书就自杀了。那叔本华本人会赞同所有人都去自杀吗?这是面对虚无的最好方法吗?我们很快会看到,叔本华鼓励人们平静地接受死亡,但是他坚决反对自杀。他的理由是,自杀是徒劳的,根本就没有超越“意志”的主宰,反而是成全了“生命意志”的狂野游戏。因为人们选择自杀通常都是因为太爱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无法承受痛苦,而感到痛苦本身正是生命意志的体现。叔本华反对自杀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认为人还是有办法摆脱痛苦和无聊之间的那个可怕的循环。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给我们惨淡的人生开出了什么药方。

第三部分

叔本华哲学的最终目的,其实不是告诉人们,人生和世界都无可救药了。恰恰相反,他还是希望帮助人们超越痛苦与无聊的循环,重新获得心灵的平静和安宁。那叔本华给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呢?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否定自我的意志,不要试图在追求那些虚幻的目标中寻找意义。因为痛苦是和我们对个体的强调成正比的,我们越是想要实现自我,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越痛苦。叔本华认为,要否定自我的意志,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审美体验间接地达到;另一种是通过带有宗教性的、更直接的自我否定来实现。

先来说审美体验。你大概有过这样的经历,看一幅非常美的画,读一首让人感动的诗,或者听一首动听的音乐,你会暂时忘记自我,忘记自己的欲望,好像与画、诗和音乐合二为一了,当你完全沉浸在艺术作品的氛围之中,你会感到平静、安详、忘记了焦虑和痛苦。这就是叔本华说的那种利用审美体验,摆脱痛苦和无聊循环的状态。

他认为,我们通常的思考方式充满了“意志”的作用,但是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超越时间、空间、因果关系之类的限制,不会去考虑任何欲望和利害关系,只关注艺术作品如何呈现在我们的感官之中。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摆脱个体的意志和表象,进入理念的世界。

在这里,我们对叔本华造成决定性影响第二个哲学家,柏拉图。“理念论”是柏拉图最有代表性学说,说的就是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理念的世界,那里有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等等,它们是所有美的事物、正义的事物的本质。这些理念都是普遍性的、永恒的、不变的。叔本华接受了柏拉图的这个理论,认为当我们和艺术作品融为一体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不在是面前这个具体的作品,而是认识到了普遍的、永恒的理念。比如说当我们陶醉在《蒙娜丽莎》中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就超越了这幅画,仿佛看到了“美本身”。在叔本华看来,那些非常少见的天才艺术家,可以长久地生活在超越自我的审美体验之中,并且用富有创造性的手法,制造出比现实更能够体现永恒理念的作品。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只能通过欣赏这些天才的作品,间接地摆脱自我和意志的困扰,获得暂时的解脱。

叔本华所说的另一种,比审美更高的境界,就是直接否定个体的意志。在他看来,如果我们认清了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认清了我们痛苦的来源就是个体的意志,那么我们与它抗争,并且最终战而胜之的方法,就是彻底放弃抗争。想要真正摆脱痛苦与无聊的循环,我们只能放弃自己的意志,不去追求任何东西,过一种节制,甚至禁欲的生活。

这是一种和自杀截然相反的状态,不是对痛苦深恶痛绝,而是对追求快乐深恶痛绝。我们要认清,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意志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我们没有可能改变什么,只能平静地接受。放弃了自己的意志,就可以和那个推动世界的意志合二为一。这种合二为一,可以超越在审美体验中获得的那种短暂的解脱,让人进入长久的平静和安详。在全书接近结束的地方,叔本华用一种非常诗意的方式描绘了这种状态:“我们看到了超越所有理性的平和,心灵的大海处于完全的平静之中,那是一种无边的安宁,不受任何搅扰的信心和愉悦。”

叔本华认为,人生到了这个阶段,更接近一种宗教性的神秘体验。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柏拉图,还看到了古代印度哲学和宗教的影响。

叔本华在25岁的时候读到了印度教的经典《奥义书》,深受感动,他在临终之际写道:《奥义书》“一直是我生命的慰藉,也将是我离开这个世界时的慰藉”。叔本华是第一个严肃看待东方智慧的西方哲学家。他认为,很多传统的宗教,在这个问题上有着高度一致的认识。比如印度教里的“梵我一如”、佛教里的“涅槃”、中国传统中的“天人合一”、基督教神秘主义里的“与神合一”等等,所有这些说法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这种消除个人的意志,和世界整体合一的境界。

这就是叔本华给我们开出来的摆脱悲惨人生的终极解药。有人认为叔本华不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因为他毕竟在这个黑暗和虚无的世界里,保留了一点光亮和希望。这一点我也同意。但是同时我想强调,在另一个意义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又相当彻底,因为他给出的那种悲观主义的解决方案本身,也带着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他让我们彻底放弃抗争,甚至彻底放弃自我。

第四部分

说完了叔本华的学说,我们最后来看看他的影响。我们前面提到,叔本华在30岁就写出了《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完成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理论,而且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这个“非主流哲学家”,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晚年,才开始逐渐赢得迟来的荣誉和声望。在去世之后,叔本华的影响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很快他的作品就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文化圈儿里的必读书目。

那个时候,欧洲经历了很大的动荡,人们厌倦了主流哲学里那种理性的、乐观的论调。叔本华对世界和人生非常消极、阴郁、悲观的描绘,反而像先知一样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让人们看到世界截然不同的面貌。随后一大批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心理学家,甚至物理学家,都受到了叔本华思想的直接影响。我可以随便给你列出一大串响亮的名字:哲学家尼采、、作曲家瓦格纳、小说家托尔斯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这里挑三个例子给你稍微详细说说。

叔本华对瓦格纳和尼采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最被人津津乐道。瓦格纳不仅受到了叔本华意志哲学的影响,也受到了他音乐理论的影响。瓦格纳1859年创作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浪漫派歌剧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里就充满了叔本华的哲学精神和对音乐的理解。整部歌剧充满了意志和情感的持续流动,两位主人公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经历各种苦难,最终在坦然接受死亡时才实现了对苦难的超越,那是对生命意志的最后否定。

尼采也受到了叔本华的巨大影响,称叔本华为自己的伟大导师。尼采赞成叔本华说的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和虚无,但是把叔本华那里的“生命意志”变成了“强力意志”,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要努力扩展自己的力量。这样尼采就把叔本华消极的、消除个体意志的学说,转变成了一种积极抗争、努力发展个体意志,在虚无中重新创造有价值的学说。

第三个例子是弗洛伊德。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弗洛伊德很年轻的时候就熟悉叔本华的作品,弗洛伊德对潜意识、性冲动和情感的强调,处处都显示出叔本华的影响。但是弗洛伊德显然没有瓦格纳和尼采那么诚实,他在作品里欲盖弥彰地说,他和叔本华哲学的那些相似之处完全是出于巧合,他很晚才读到叔本华的作品。但是这无疑是弗洛伊德为了彰显自己所谓的“原创性”而撒的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