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对于经济社会的运转非常重要,这我们都知道。毕竟,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金融最主要在做的事情,就是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金的调配,帮大大小小的经济主体完成资金的融通。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在他的著作《经济史》当中,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这说的是,其实,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前的几十年,蒸汽机技术就已经成熟,但要把蒸汽机技术转化成铁路、航运和纺织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帮技术开发者们筹集到充足的资金,工业革命也就不可能发生。

不过,虽然金融非常重要,但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关于金融的种种批评。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很多市场参与者开始觉得金融机构不再可信了,觉得金融是一件高风险的“危险品”;而2010年之后,国内又渐渐出现各种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对实体支持力度弱”的质疑;后来,数字金融兴起,带来了互联网银行、移动支付、众筹、P2P、线上理财等新兴的金融业态,其中的一些落地成荫、长势迅猛,也有一些最终深陷欺诈、破产、跑路等负面事件,甚至危害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这些我们在后面会展开细说。

那么,这样看来,金融似乎有造福社会的一面,也有破坏性的一面。那么,这就要问到我们开头提过的那个问题了:什么样的金融才能造福社会呢?

对于这个问题,这本《金融的价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他认为,能够造福社会的金融,应该满足两条标准:首先,要能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二是要有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

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各类金融模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本视角。顺着这两句话,我们能理解中国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许多重要事件背后的原因,也能进一步看清,金融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关系。

今天,我会分三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我们说说,为什么在2010年之后,人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说,我们的金融体系没有很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以及这种质疑是不是有道理。

第二部分,我们再来看看,近些年数字金融的发展,给我们国家的金融业带来的改变。

第三部分,我们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一下,什么样的金融才能造福社会。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来说说,为什么在2010年之后,人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说,我们的金融体系没有很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先来花两分钟简单过一下咱们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在1978年,国内刚刚开始经济改革的时候,咱们国家基本上就只有一家金融机构,那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因为在1978年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包括资金调配,都是由政府决定的,不太需要金融发挥作用。后来咱们一方面是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一方面要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作用,金融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所以,在1978年,政府重建了三家专业化银行,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这是我国金融部门演变历程中的第一个重要节点。

作者说,从1978年这个节点,到现在的这四十多年里,我国金融部门演变的两大主题是“发展”和“改革”。“发展”说的是,我们几乎是白手起家,重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金融体系,目前大大小小的商业银行已经有4000多家,资本市场的市值已经排到了世界前列。“改革”说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从资金的配置,到利率的变化,市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可以说,过去的四十多年,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但是,在2010年之后,我们在国内不时会听到一些,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有“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疑。

这种质疑是不是有道理的呢?作者认为,从数据上看,确实有一定道理。书里给出了一个关键的数据指标:边际资本产出率。它反映的是每生产一个单位的GDP,需要多少个单位的资本投入。这个边际资本产出率的数值越大,代表金融的效率越低。根据作者的计算,中国的边际资本产出率在2007年是3.5,而到2017年,已经上升到了6以上。这表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确实是在不断减弱。

作者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转变,但金融模式却没有跟上。

具体来说,改革开放的头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依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因为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其中的很多人从农村进入城市,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扩张,我国的经济也随之快速增长。不过,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当时我们主要还是靠借鉴他国成熟技术、成熟管理、成熟产品的经验,中国的经济增长属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

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帮助我们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2007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2600美元,进入了中低收入国家行列;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已经是中高收入水平了。

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也有了转变,开始从“中国制造”逐渐转向了“中国创造”;我们开始努力推动产业升级,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品,而不是以前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们也更加注重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重大科研攻关。这些的背后其实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的增长。

关于“创新”这个词,我们多说几句。一提到“创新”,人们通常会认为,创新就是指最前沿的技术开发。但作者提醒我们,其实在当下,不管是服务业、制造业,还是农业,创新几乎无处不在;而且这里面,既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有生产技术的创新;既包括无人机、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也包括汽车、家电、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那在我们国家,创新的主力是谁呢?根据作者收集到的数据,截至2019年,在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里,民营企业贡献了70%,国有企业贡献了5%,外资企业贡献了剩下的25%。除此之外,你可能听过一组经济学家任泽平团队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中小企业占据我国90%以上的企业数量,贡献了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所以,综合来看,我们可以说,民营中小企业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背后的一个重要动力。

但是,民营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天然不具有优势。我们知道,银行是民营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不过,民营中小企业并不是银行通常会青睐的贷款对象。因为,传统银行在评估贷款对象的信用风险的时候,主要看的是资产实力怎么样,财务状况怎么样,有没有高价值的抵押物,但是有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并不具备雄厚的资产实力、稳定的现金流,也没有房产可供抵押。这就使得它们很难从大银行贷到钱。

而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在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外部融资中,银行类信贷的占比大约是85%,资本市场融资,也就是发股、发债这类融资,占比只有15%。这表明,我国金融体系在当前阶段还是以银行类融资渠道为主的;再加上我们前面提到的,银行为了控制风险,比较看重借款人的资产实力,综合来看,作者认为,这样的金融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支持现在以中小企业为主力的、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转变,但金融模式却没有跟上。

第二部分

刚才说的,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得出的结论。但是如果站在银行的角度,其实它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首先就是,即使银行很愿意给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但是这类客户数量庞大、分布分散,尤其是小微企业。银行想要主动去联系它们,难度很大,成本很高。即使是目前全球市值第一的、在全国有很多网点、无数员工的中国工商银行,也很难逐个、充分触达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

再加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很多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实力弱,缺乏抵押资产,其中很多企业的信用数据记录也不完善。这就让银行很难对它们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也就是,没法估量借出去的钱,对方有没有能力按时偿还,会不会变成呆账、赖账,那么也就没法提供融资服务。

所以,像工商银行这类大型商业银行,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并没有优势。我们平时也能观察到,它们更擅长的是为大企业服务,很多单笔贷款就高达5亿元、10亿元。如果让它们的信贷员去做单笔5000元或5万元的业务,既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从成本上也不划算。原因我们前面也说了,那就是,获得客户难和风险管控难这两方面问题。

那么,既然传统金融部门没有办法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还有没有别的渠道呢?这就要说到,2014年之后,我们国家的金融土壤里,长出的一个新的物种了。那就是,互联网银行。这些互联网银行没有实体的营业部,都是在线上开展业务。

2014年,银监会公布了我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里面一共有五家银行,其中有两家就是互联网银行,分别是背靠腾讯的微众银行,还有背靠阿里的网商银行。在这之后的几年,又陆续有百信银行、新网银行等更多的互联网银行出现;他们的股东里,也都有一些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巨头的身影。

那么,互联网银行在给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方面有优势吗?作者认为,是有的。主要就在于,它们给我们前面说的,获客难和风控难问题,提供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关于获客难的问题。我们刚才提到了,这些互联网银行的大股东里面,一般都有知名的互联网巨头。比如腾讯、阿里、百度,等等。这些互联网巨头在自己搭建的平台上面,已经积攒了大量的用户。而这些用户里面,有很多其实就是那些通过传统金融渠道难以获得融资的群体,比如中低净值人群,或者小微企业。所以获客对于互联网银行来说,就不再是一个难题了。

除此之外,我们知道,互联网巨头本身就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他们可以对借款用户的社交、支付、浏览等行为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评估出用户的信用风险;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对于用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动态追踪,在情况发生不利变化的时候提前预警。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风控难的问题。

其实,互联网银行的兴起,只是近些年我国数字金融崛起的一个侧面。这里说的数字金融,既包括利用数字技术对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部门进行改造,也包括一些在数字技术催生下的新金融模式,比如移动支付、网贷、众筹、网上理财等等;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的主体,既可以是互联网公司,也可以是传统金融机构。

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的数字金融诞生于2003年。因为在这一年,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正式上线了。不过,也有很多人把2013年称为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的元年。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正式提到了“互联网金融”这个词,二是阿里巴巴成功推出了我国第一个线上货币基金“余额宝”,这就拉开了数字金融行业快速腾飞的序幕。

作者告诉我们,中国的数字金融,跟北美和西欧国家不太一样。在北美和西欧国家,数字金融发展的排头兵是跨境支付还有加密货币。像我们经常听到的价格忽上忽下的比特币、以太坊、狗狗币等等,就都属于加密货币。但是在国内,你也应该能感受到,虽然加密货币的概念很热,但大多普通人在生活中,其实跟它们并没有多少接触。而且,出于对洗钱和金融稳定的担心,目前我国的监管部门是禁止加密货币交易的。

那在国内,我们在数字金融方面感受到更多的是什么呢?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移动支付了。你还记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随身携带一沓钞票出门了?记不得没关系,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2014年春节假期期间,有一种新的“年俗”突然蹿红,那就是在微信上给亲朋好友发红包。现在你可能已经对这个习以为常了,但当时大家还是觉得非常新奇好玩的,这就让微信钱包的用户迎来了一波暴涨。后来,在2014年间,微信和支付宝开始渗透进打车、餐饮、医疗、金融等很多领域,展开了争夺用户的拉锯战,也培养出了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所以,2014年,也被称为中国的“移动支付元年”。

目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活跃用户都已经超过了10亿。移动支付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改变,可不仅仅是方便了我们平时买东西、发红包。从宏观层面来看, 支付体系是支撑整个经济社会运转的基础设施,凡是涉及交易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它。那么,移动支付就相当于是给我们这个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来了一个更新换代。那在这个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的经济活动,也必然会迎来一波新的升级。像电商微商、网上理财、娱乐直播等许多近些年出现的新兴经济活动,其实都是建立在移动支付这个新的基础设施之上的。我们都能感受到,移动支付这种数字金融业态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大。除了它以外,线上投资,还有线上借贷,近些年发展也比较快。像我们刚才说的,互联网银行开展的,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业务,就属于是线上借贷的范畴。

作者认为,总体来看,数字金融的发展,给我国金融业带来的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促进了金融的普惠性。

比如,许多中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银行提供的贷款,获得了持续经营的能力。从个人的层面来看,不管是衣食住行、水电通信,还是投资理财,我们都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在手机上操作支付;近几年还有研究发现,移动支付还会大大增加农民们成为个体经营者的可能性,帮他们实现“自产自销”,增加收入。

从宏观视角来看,以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布局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城市多、农村少。原来,在一些金融欠发达地区,大家要存款汇款、办理借贷、进行个人投资,都不太方便。但现在,不管你处在什么地方,只要有移动互联网,有智能手机,手机上安几个特定的App,就可以享受跟其他地区差不多的金融服务。这也就是为什么,研究发现,越是原先金融欠发达的地区,从数字金融中得到的收益越大。

第三部分

好,刚才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数字金融的优点。从本质上看,数字金融是一种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产生的金融创新。作者认为,这种金融创新产生的原始驱动力是,中小企业和普通家户在支付、借贷、理财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没有得到传统金融部门的有效满足。而数字金融的发展,也的确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提升了金融整体的普惠性。

但是,请注意,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必须有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

我们先来说一个反例。那就是曾经风头无两,现在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P2P借贷。

P2P借贷这种模式源自国外,全称是“Peer-to-Peer Lending”,翻译过来就是“点对点借贷”,指的是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小额借贷。

那,这跟我们之前提到的,互联网银行在做的线上借贷有区别吗?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比如,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互联网银行是信用中介,而P2P是信息中介。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信用中介是把钱从储户手里收集过来,沉淀到自己的资金池里,然后再从这个资金池里拿出钱来,借给贷款人;但如果是信息中介,那就不能建立资金池,你能做的只是把借贷双方撮合到一起。比如,李雷想买一台小型拖拉机,在P2P平台上发布了一个一万块钱的资金需求,韩梅梅看见了,如果看李雷的信用评估报告觉得靠谱,就可以通过平台,把钱借给他。在这个过程中,这一万块钱只是在平台里“走个过场”,平台是碰不到这笔钱的。国外的P2P平台基本都是这样的信息中介的模式。

2010年以后,国外的P2P模式进入中国,然后开始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内的P2P平台却逐渐由信息中介变为了信用中介,也开始建起了自己的资金池。这不仅是因为,信用中介的“资金池”模式,跟P2P平台一一去匹配借贷双方的模式相比,资金配置的效率是更高的;而且,如果P2P建立了自己的资金池,那么就可以对资金进行一个灵活调配,假如李雷因为当年收成不好,还不上钱了,那么P2P就可以从资金池里拿出一些别人的钱来先抵上。这也是因为,当时咱们国内的投资者面对P2P这种新的金融业态,普遍态度都比较谨慎,如果刚开始就总有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的情况,P2P在国内的名声也就坏了。所以建立资金池就成了当时国内P2P平台的一种生存策略。

从2012年到2015年,我国的P2P平台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从不到300家增加到了将近2600家,一时可以说是风头无两。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这一年,许多P2P平台欺诈、跑路等事件被曝光。根据金融数据和分析提供商万得统计,在2015年,跑路的P2P平台高达1302家,再联系一下我们前面说的,当年的P2P平台总数是2600家左右,那么就是,平均几乎每2个P2P平台中就有1个出现问题;另外还有部分平台,直接宣布了破产。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互联网银行做信用中介就行,而P2P平台做类似的事情,就持续不下去呢?

这就要说到P2P平台跟互联网银行的另一个重要区别了,那就是风险控制能力。我们前面也说过,互联网银行的主要股东里,往往都能看到国内知名的互联网巨头的身影。而这些互联网巨头在自己的平台上已经沉淀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也拥有很强的技术能力,所以能够比较好地对于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从而控制自身需要承受的信用风险。

但是到P2P这里,情况就不一样了。先来看数据资源。P2P平台大多没有自己的数据沉淀,所以它们要收集到借款人的信用数据,需要靠线下的人工收集,或者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有限的收集。由于线下收集的成本比较高,对于小笔的借款来说并不划算;所以P2P平台一般对外宣传的时候,都会强调自己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但是大数据就一定是靠谱的吗?并不一定。大数据最大的特点是体量大,但这并不等于数据的质量高。大数据会把人们购物、支付、上网浏览,以及其他活动产生的数据无差别地记录、储存下来;但是,这其中会夹杂着大量的“杂质”。比如,很多数据其实跟一个人的信用状况没有关系,还有,如果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很容易通过刻意改变在网上的行为,来包装自己的信用状况,等等。

也正因为大数据里包含大量杂质,所以,要想从里面提取出真正有用的信用信息,就像是沙里淘金,需要有比较强的、能过滤杂质的技术能力。但事实是,当年我国的P2P平台背后大多是“草根创业团队”,甚至有时只是几个会编软件、做网站的年轻人。整体来看,这些P2P平台的技术能力比较弱,风控经验也少,多数都没法做到有效识别信息真伪,没法区分杂质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在收集到数据之后,怎么设计数据分析算法、搭建风控模型,又对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样的标准也是大多P2P平台达不到的。

所以,总结来说,因为数据资源与技术能力不足,所以我国的P2P平台当时虽然做的是跟互联网银行类似的、信用中介的活儿,却不具备合格的风险控制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国内的许多P2P平台,都只能是昙花一现,最终归于寂灭。

好,到这里,我们已经借着数字金融这个语境,讲了近些年出现的不少新兴的金融模式,比如互联网银行、移动支付,还有P2P平台。这里面有一些成功了,有一些失败了。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成熟的金融模式,比如股票、债券、期权、期货等等,它们也曾经是新兴事物,而后经历时间的考验,最终存活了下来。可以想见,在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不同的金融模式的出现。那么,我们怎么能判断,某一种金融模式,到底是对社会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呢?

作者在书里给出了两个判断标准:

首先,对社会有益的金融模式,应该能够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比如我们前面说的,移动支付便利了人们的日常消费,互联网银行拓宽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等等。但是,作者也提醒我们,并不是所有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都是合理的。比如,次级贷款面向的是一些信用程度较差的,或者收入不高的借款人。这些人当中的很多都是没有偿还能力的,如果主动地通过次级贷款把钱借给他们,其实是在刺激不合理的贷款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次级贷款就不是一种有益的金融模式。

判断某个金融模式是有益还是有害的第二项标准是,风险是不是可控。作者强调说,风险控制是金融交易的核心,如果一项金融创新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那么就很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有中国的P2P泡沫,都是因为信用风险缺乏管控,过度膨胀,最终导致了业务体系的崩塌,甚至对整个经济社会造成了冲击。

好,再回顾一下,作者认为,对社会有益的金融模式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二是风险可控。所有的金融模式,都会有一个“从新到旧”的过程;那些对社会有益的金融模式,最终会沉淀下来,成为滋养经济社会的金融土壤的一部分,帮助经济社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更高效的运转。作者认为,这才是金融真正的价值所在。

结语

以上,就是这本书里,我想跟你分享的重点内容。除了这些之外,作者在书里还探讨了数字货币的未来、金融监管政策、金融的历史教训这几个独立的话题。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稿末尾的电子书,在第六章到第八章里找到这些内容。

好,总结一下我们今天的内容。在第一部分,我们主要说的是,为什么在2010年之后,人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说,我们的金融体系没有很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以及这种质疑是不是有道理。根据作者的分析,这种质疑是有一定依据的。从边际资本产出率这个指标来看,从2007年到2018年,我国的金融服务效率确实在逐步下降。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我国金融体系在当前阶段是以银行类融资渠道为主,而民营中小企业并不是银行通常会青睐的贷款对象。所以,作者认为,这样的金融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支持现在以中小企业为主力的,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银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的不足,缓解了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除了互联网银行以外,近些年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新兴的数字金融模式。从本质上看,数字金融是一种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产生的金融创新。作者认为,这种金融创新产生的原始驱动力是,中小企业和普通家户在支付、借贷、理财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没有得到传统金融部门的有效满足。而数字金融的发展,也的确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提升了金融整体的普惠性。

最后,我们借P2P这个案例,探讨了数字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风险问题。然后,重点讲了作者告诉我们的,判断一种金融模式是否对社会有益的两条标准,一是能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二是风险是不是可控。

这两个条件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一方面,如果把整个经济社会比作人体的话,那么金融系统就像是经济社会的毛细血管,一套能够满足实体经济合理需求的金融系统,能够保证经济社会气血充足,发育健康;另一方面,金融本身具有很大的外部性,金融体系内部的风险很容易外溢到实体经济中,威胁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这种影响甚至可以超越国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而在互联网时代,各个国家、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这就使得风险扩散蔓延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金融蕴含的破坏性能量也在加强。所以,我们在对一些新兴的金融模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必须更加审慎。而作者提出的这两个标准,就是我们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一个根本的坐标系。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红包分享”按钮,把这个音频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

最后编辑:2022年05月26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