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分享的这本书叫做《被讨厌的勇气》。这是一本一位牛人解读另一位牛人的书。

第一位牛人,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岸见一郎。他是日本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岸见一郎30岁那年,遇到了另一位牛人的学说——阿德勒心理学,从此以后,便全身心投入到了有关阿德勒思想的研究中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介绍的就是岸见一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的成果。

阿德勒的全名叫做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位奥地利的心理学家。他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同辈,曾经也是弗洛伊德思想的追随者。但后来,他也是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学说体系的人,两人因为观点对立而分道扬镳。简单的说,弗洛伊德认为,你现在的状况,来自于过去的经历,来自于你的环境和周围其他人。但阿德勒不同意这点,他认为你的现状,只跟你自己有关。阿德勒自立门户,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很适合重读阿德勒的思想。因为这个时代,不管是技术还是思想,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了,很大程度上,你需要在你的赛道上,有一种持续爬坡的能力。比如我们会经常看到,很多年少有为的人,他们年轻的时候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享受着极高的荣誉。但这种成就却很难持续下去。这是因为一旦身边不再充斥着鲜花和掌声,他们往往接受不了。他们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自尊体系。

而阿德勒的思想会告诉你,你的成功和幸福,与其他任何人无关,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阿德勒的思想会帮你建立起这套内部自尊体系。

乍听上去,你可能会觉得,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心灵鸡汤。但其实真不是。但凡是鸡汤,听上去的时候会觉得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其实没啥逻辑,更没什么用。阿德勒思想不是鸡汤,因为它是基于一套严密的逻辑推演出来的。推演出的结论,不光是让你听了之后有道理,还经得起仔细推敲,经得起同其他人的辩论。

不但如此,在这本书里,岸见一郎还采用了像是《论语》《理想国》等哲学经典的形式——对话体。书中全篇都是一位青年和一位哲人之间的对话,青年提问,哲人回答问题。岸见一郎之所以用这样的形式表现阿德勒的思想,一个是因为这样的形式轻松易懂,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想告诉我们,阿德勒的思想,不仅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畴,他更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这本书在讨论的,更多是哲学层面的问题。

接下来,我将分成两部分为你分享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说说,我们感到不幸福的原因是什么?第二部分说的是,如何拥有所谓的“被讨厌的勇气”。在阿德勒看来,如何找到那种自由、幸福的状态。

第一部分

好,我们进入第一部分,在阿德勒看来,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我们的烦恼都源自哪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说说阿德勒的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你可以自己做选择。具体来说,你的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你自己选择的。你的选择与其他任何人无关,与过去发生的经历也无关。这是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最根本的区别。

举个例子: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一位女学生,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说是无论如何都想治好这种脸红恐惧症。哲人问她:“如果这种脸红恐惧症治好了,你想做什么呢?”女孩回答说,有个男孩子,她很喜欢,很想交往,但因为有这个脸红的毛病,一直不敢表白心意。女孩还表示,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马上向他告白。

听到这,我猜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个女孩怎么会有这样的不幸,这是谁造成的?可能是从小受到过父母的羞辱,导致见到陌生人就害怕;又或者是在爱情中受到过严重的伤害?

如果你这么想,弗洛伊德会很同意你的观点。用过去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来解释现在的不幸,看起来是很有道理。但是,阿德勒不这么觉得。阿德勒说,如果一味靠过去的原因来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到一种绝对的论断: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的全部都是由过去的经历所决定的,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这种观点叫做“原因论”。与原因论相反,阿德勒倡导的,是一种“目的论”。

“目的论”会说,之所以女孩会患上脸红综合征,又总是治不好,不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疗法,而是因为,她的这种不幸,是自己的选择。这话怎么说呢?在阿德勒看来,目前对女孩来说最害怕、最想逃避的事情,就是被自己喜欢的人拒绝,是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但只要有脸红综合症的存在,她就会想“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综合征”。这样就可以不必鼓起勇气去告白,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抱着“如果脸红恐惧症好了,我也可以拥有爱情”之类的想法,一直活在幻想中。

当然了,这个脸红恐惧症不是她想象出来的,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依然是女孩自己的选择。

通过刚刚这个例子,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阿德勒的这个核心思想。阿德勒说,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下面再给你说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现象:自卑感。它描述的是,指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那种不良的情绪体验。顺便说一下,第一个这样解释“自卑感”的人,就是阿德勒。阿德勒用的是德语,德语里的这个词也表示“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也就是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感觉自己微不足道。

在阿德勒看来,其实人人都有自卑感。但是,自卑感并不是什么坏事。为什么呢?阿德勒说,我们人类,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的状态,于是人人都会追求优越,人人都渴望进步。蹒跚学步的孩子学会站立,是在追求优越性;他们学会语言,与其他人沟通,是追求优越性;人类历史上科学不断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

可以说,“自卑感”是人不断追求卓越的一个动力源。自卑感让人时刻感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努力进步。但你肯定能想到,生活中我们也见很多人,他们因为自卑变得特别消极。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想让他们改变比什么都难。这又是怎么回事?阿德勒说,这种情况,就不应该叫“自卑感”了,应该叫“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指的是,有些人会把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来使用。就像是“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找不到对象”,或者“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这样的想法。这种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结论,就已经超过了自卑感的范畴,是一种自卑情结。而且,阿德勒特别强调,这种自卑情结,还是你自己的选择。

听到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有的人会“选择”自卑情结,来做自己的保护伞呢?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他们都“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在阿德勒看来,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和不良情绪的源头。

为什么呢?试想一下,一旦想要实现“不在一段关系中受伤”这个目的,大多数人会怎么做。也很简单,只需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尽量不介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尽可能少地和别人发生关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或者伤害,还可以用这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可以说,只要选择把自己的不幸当做武器来用,那人就会一直需要这种不幸。

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除了自卑情结以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心理,叫做“优越情结”。就是到处跟人比,充分地炫耀自己的优越性。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别人的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事事总想压别人一头。你说这样的人快乐吗?当然不。只要他觉得有人超过了自己,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甚至会不择手段地夺回优越感。

你看,任何人,只要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之中,就都会感到烦恼。所以阿德勒说:“人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要想消除烦恼,恐怕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了。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决定我们目前状况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你的一切现状,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阿德勒的心理学,也是一种关于“勇气”的心理学。如果你是一个正在努力克服挑战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在奋力攀登人生的另一座高峰的人,你需要这种主动赋予过去经历意义的勇气,你需要主动选择改变的勇气,你也需要在各种关系中被讨厌的勇气。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2022年06月16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