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数字黄金——比特币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23万字,我会用大概 23分钟的时间为你介绍这本书的精髓:比特币究竟是什么,它是怎么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经常用电脑的朋友都知道,决定一台电脑性能的硬件里,显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配件。这是因为显卡具有图像处理能力,可协助电脑CPU工作,提高整体的运行速度。但是从2014年起,这个非常重要的电脑配件,在市场上的价格出现了疯涨,而且还常常卖到断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并不是因为显卡的供货渠道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显卡适合“挖矿”,遭到了“矿工”的疯抢。这里的挖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挖比特币。因为挖比特币的过程,依靠显卡 GPU 运算的速度要远远高于使用计算机的处理器CPU,所以当比特币价格从问世以来一路上涨时,也造成了显卡市场的疯狂。而这个疯狂程度有多高呢?我们要知道,在比特币刚上市的时候,一美元可以获得1300枚比特币,而在今天,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已经突破了6000美元,比特币的价格涨幅已经超过了78万倍。

在比特币出现以后,德国、日本、加拿大先后承认了比特币的货币或资产地位,但是中国、泰国、荷兰等国家则对此持保留态度。为什么一种虚拟货币在大国之间是完全不同的待遇,比特币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属性让大家争论不休?这就是我们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本《数字黄金:比特币鲜为人知的故事》所讲的内容。

市场上也有很多书会谈到比特币,但是这些书中的内容大多数谈到的都是包括区块链、大数据金融等专业内容。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内容阅读起来虽然更权威,可是无疑也有了一定的难度。其实我们并不一定需要了解这些非常专业的知识或者名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只需要知道,什么是比特币,它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又是谁帮助比特币实现了价格的一飞冲天,了解这些,就够我们和别人谈论比特币了。

这本书的作者纳撒尼尔•波普尔是《纽约时报》一位优秀的财经记者,毕业于哈佛大学,他花费了几年时间,通过大量的访谈和调研才写出了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比特币从诞生之初到2014年3月为止的发展。因为他是一个新闻记者,所以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因为他更关心我们这些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普通读者是否能读懂这本书。而在这本书出版后,西方的权威媒体和机构,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麦肯锡等都对这本书大加赞赏。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情况,那么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为大家详细讲述这本书的内容。第一,什么是比特币?第二,哪三个人推动了比特币的发展?第三,有三家公司在比特币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推动,他们做了什么,从而使得比特币价比黄金?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比特币?

说起比特币的起源,这得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的数字化,人们开始觉得政府能知道的个人隐私太多了,自己觉得可以公开的个人信息,政府知道,自己不想公开的信息,政府还是知道,这手伸得也太长了吧?其中对个人隐私的最大威胁就是政府掌控下的金融体系。人要生活肯定得要钱,而钱的去向政府一直看着,那么你的财政情况政府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所以,对于政府持怀疑态度的“网络朋克”们,特别想制造一种不受政府监管的货币,在这种日渐强烈的想法驱动下,拯救世界的程序员们渐渐探索出一些可行的技术理论来支撑数字货币这个抽象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公开密钥加密”和“散列现金”两种数据运算方式。

什么是公开密钥加密呢?就是让加密的信息只能由特定的收件人解密,双重加密,双重保险,只有加密的信息和收件人手里的密钥通过一定的计算方式对应起来了,信息才可以被读取。而“现金”在此基础上解决了电子文档的复制问题,通过逆向计算的方法,让其他人无法由公开的数据地址倒推密钥,因此数字货币一旦交割,就没有办法逆转,给出数字货币的人也无法根据原来的数据继续持有数字货币。简单的说,这两点保证了数字货币的安全性。

于是在2008年,有一个叫中本聪的人提出了一种叫比特币的数字货币概念,解释了它的运行规则,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透明。通过所有参与者来确定比特币的交割和比特币的真伪。

打个比方,以比特币交易来说,小明要给小红一百块钱,小明告诉周围的同学:我要给小红一百块钱。周围的同学起哄检查:你钱包里有那么多钱么?让我们看看。小明翻开自己的钱包给周围的同学说:看看,够吧?周围的同学再次起哄:哎呀,小红,你那儿有多少钱啊,让我们看看呗?小红也打开钱包给同学们看,然后,小明把钱给了小红,周围的同学再检查一次小明和小红的钱包,发现小明确实给了小红一百块钱,周围的同学把这个消息窃窃私语地传给其他人,一传十,十传百,全校的同学都知道了,于是大家都默默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下:“某年某月某日,小明给了小红一百块钱。

在比特币网络中,只有多数电脑记录了这次交易的有效性,这次交易才算成立,同样的,只有多数电脑验证了比特币,才能说明这是真的,这就防止了有人作弊自己造出伪币。当然,修改比特币源代码是可以的,中本聪把源代码开放出来增强比特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但是修改源代码同样要获得多数电脑的许可。对于比特币的生成,中本聪同样设立了标准,距离第一枚比特币生成的时间过去越久,整体参与比特币挖掘的电脑运行速度越快,那么比特币就越难获得,而比特币的上限是2100万枚,产出2100万枚之后就不会再有新的比特币生成。

好了,在上面的一部分内容中,我们介绍了比特币的来源,那么比特币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是哪些人推动了比特币的发展?我们谈到比特币,就要说到比特币的三个贵人,一个发明了比特币,一个让比特币走进了大众视野,还有一个让比特币走进了上流社会,他们是怎么一步步地将一串数据变成价比黄金的数字货币的呢?

第二部分

比特币的第一个贵人,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然而他是一个神秘人物,所有人对他都是只知道“中本聪”这个名字,其他的一无所知。2008年,中本聪刚提出比特币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愿意信他,当时只有一个人给了他肯定和鼓励,但是后来也因为生病退出了,接下来一个芬兰大学生接替了退出者的工作,继续帮助中本聪推动比特币的发展。

中本聪说,哎呀,我文笔不行,介绍不了比特币,你能帮帮我吗?于是这个大学生写了一些关于比特币的介绍性材料放在中本聪的比特币网站上。中本聪又说了,哎呀,咱这个比特币是不是得有个样子呢?于是这个大学生又设计出了比特币的标志。后来中本聪又提出,咱是不是得把官方和非官方的言论分开啊?

于是大学生又建立起了独立于网站的比特币论坛。到了2009年,第一笔比特币兑换就是在这个论坛上完成的,一个人用5.02美元换了5050枚比特币,这时候一枚比特币价格就是生成一枚比特币耗费的电费。在2010年,又有人用1万枚比特币换了2个比萨饼。到了2010年,中本聪觉得不行,这样温吞吞的,得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流行起来啊?于是前面我们说到的那位芬兰大学生再次帮忙,他在世界级电脑发烧友的网站“斜杠点”上发布了比特币计划,这一下可算是在他们那个小圈子火了,比特币的价格一下就起来了。

俗话说,程序员改变世界。光有笔杆子不行啊,机缘巧合下,有一位程序员加入了中本聪的阵营。这位程序员对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十分感兴趣,不仅帮中本聪改进了比特币源代码,还搞了一次比特币大赠送活动,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比特币。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在网络上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中本聪觉得这点很好,一个匿名的发明者加一个真实的推广人,说明了比特币并不是一个阴谋,完美。中本聪觉得比特币已经发展得不错了,就在2010年的双十二这天,留下一则告别帖,彻底退出了网络世界。

中本聪的离开留下了一连串的疑问,其中最大一个问题就是,中本聪到底是谁?但不管中本聪是谁,他作为比特币的发明者和早期发展的主要推手,都在比特币发展历史中占据了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他见证了第一笔比特币的兑换,并发掘了后续为比特币继续效力的一大批人才,通过各种方法让更多人能接触到比特币概念。而比特币是具有价值的数据,这是中本聪一早在设定比特币规则的时候就设定好的内涵条件。

很快,比特币的第二个贵人出现了,他名叫罗杰•维尔。他帮助比特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如果说2011年之前,比特币只是一个特定圈子里流行的东西,那么在进入2011年之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流媒体开始介入,《福布斯》《时代周刊》都发表了文章介绍比特币,在广播电台听到比特币概念的罗杰•维尔,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作为一个曾经怀有高尚政治理想,却被政府坑了的富二代,他对这种能避开政府监控的货币相当有好感。他不仅在高速公路广告牌上和电台广播节目里到处打比特币的广告,还大举买进比特币,推动比特币市场的发展。

在2011年4月这一个月的时间内,走入大众视线的比特币,价位从1美元左右涨到了接近10美元。罗杰还投资了许多比特币初创企业,而这些企业后来都发展成了第一批重量级比特币企业。富二代罗杰对于比特币的发展相当重要,他对比特币从始至终都特别支持,可以说是倾尽心力、呕心沥血,这也是他被称为“比特币耶稣”的原因。

我们之前提过比特币有三个贵人,那么第三个是谁呢?他就是出身阿根廷硅谷的成功企业家文塞斯,他是帮助比特币走进上流社会的人。文塞斯深深地了解阿根廷长期的通货膨胀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所以十分看好比特币。

他从2011年开始关注比特币,2012年1月就开始大量购进,还拉了很多公司总裁加入了比特币阵营。2013年3月,在一场科技巨头年度聚会上,文塞斯把比特币介绍给了许多硅谷大佬,一下子就让比特币迈进上流社会。文塞斯尽心尽力地向每一个他认识的大佬安利比特币,所以比特币摇身一变,从草民变成了新贵。文塞斯的极力推荐让硅谷开始重视比特币,直接间接地让专用于生产挖掘比特币芯片的公司也开始走红,比特币开始走向集中化生产。这时美国政府也发了个公告,里面含糊地澄清了比特币的合法性,所以比特币价位一下子暴涨,加上欧洲经济危机,比特币在2013年3月底一下子涨到了90美元。

好了,刚才我们讲述了让比特币发展起来的三个重要人物,发明者中本聪以及让比特币走进大众视线、被人称为比特币耶稣的富二代罗杰·维尔,和让比特币被硅谷精英群体所接受的企业家文塞斯。

但是比特币的发展真的是只依靠这三个人么?当然不是,这三个人虽然地位非常重要,但是比特币的发展离不开机构的推动。在这个过程中,牵涉到了哪些重要的公司呢?是哪些公司帮助比特币飞速成长?你同样只要记住三个公司就可以了。

第三部分

在比特币火起来的同时,有两家公司也顺势而生,也是在比特币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前两家。一家叫 MT.GOX ,它有个很接地气的中文译名,叫“门头沟”,是一个比特币兑换网站,但不久就被转让给了一个住在日本的法国小伙。另一家公司叫“丝路”,是一个匿名毒品交易网站,创始人名叫罗斯,是一个学历很高的美国年轻人。

这两家公司中,“门头沟”是一个基础性的兑换网站,主要是在比特币和现实货币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而比特币价格开始走高主要就是受“丝路”的影响,那些见不得光的买卖现在都可以在网上用数字货币进行了,能不让人想入非非吗?可以说“丝路”和“门头沟”很好地利用了人们对比特币匿名性的需求,并且刺激了这种需求,所以我认为,它们是比特币发展前期的两家代表性企业。

在比特币发展的前期,“丝路”与“门头沟”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首先是“丝路”。做匿名毒品生意的网站“丝路”很快因为比特币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在一篇关于“丝路”的深度报道发表之后,每天都有几千人注册成为会员,“丝路”被挤得几近瘫痪。而这篇报道发表的三天内,比特币的价格也顺势突破了15美元。这些又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丝路”的创始人罗斯开始整天惴惴不安,毕竟他也知道自己干的不是什么正经事,于是他后来果断关闭了新用户注册的功能,网站不再接受新用户。

而 “门头沟”也摊上了大事,2011年的6月,黑客入侵了网站,造成了数千枚比特币的损失和用户名单的泄露,“门头沟”声誉大跌,网站的持有者也一筹莫展。正在网站濒临关闭,持有者绞尽脑汁地想对策的时候,我们前面说过的比特币耶稣罗杰,像及时雨一般出现了。

为了保护自己的比特币理想,罗杰毅然决然地趟了这浑水,因为他知道如果“门头沟”倒了,比特币也会活不下去,他还找来自己的朋友一起到日本帮忙危机公关和修复BUG。不过,等到危机解除,网站重新开张,比特币的声誉却迟迟难以恢复,这就是“门头沟”的第一次危机。

与此同时,第三家重要的比特币公司也开始出现了,这家公司叫“比特因斯坦”,本质上相当于“门头沟”的二手贩子,比特因斯坦上比特币的交易是统一交由“门头沟”处理的,但它正好赶上了比特币前期发展的末班车,所以也成为比特币企业中举足轻重的存在。

事情可以从比特币的低潮期说起,那是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因为受了上半年“丝路”和“门头沟”影响,比特币走入低潮期,然而纽约比特币大会还是如期召开,平时在网络上碰面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碰面了,在这次大会上,比特币耶稣罗杰结识了查理•希仁。这个人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第三家重要公司——比特因斯坦的创始人。罗杰一下子就投了12万美元进去,后来还推荐了别人帮助比特因斯坦公司进行发展。事实证明,比特因斯坦后来确实成为了第一批比特币企业兴起的里程碑。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罗杰确实不负他比特币耶稣的称号,救比特币行业于危难之中,极力给比特币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哪儿对比特币有好处,罗杰就在哪儿帮忙。

而在比特币飞速发展的阶段,这三家重要企业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比特币的价格飙升使得交易量骤然变大,但此时“门头沟”对用户订单的龟速处理跟不上比特币的涨幅,用户开始恐慌性撤单,于是比特币开始大跳水,顺带把比特因斯坦也拖下了水。后来,直到“门头沟”的管理层向用户保证,是交易量过大才导致比特币暴跌,才稳住了市场。这就是“门头沟”史上的第二次危机。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比特因斯坦网站也遭遇了重大危机。比特因斯坦的创始人因为年轻,喜欢出风头,但又缺乏管理经验。虽然整天沉醉在酒吧和女友中间受到投资人的指责,但是从来没吃过什么大亏,所以越加志得意满,甚至有点忘乎所以了。2013年7月,公司被查出对比特币的违法用途知情不报,公司被关停,他本人也被拘留。

我们再看看刚才提到的“丝路”。它暗地里一直在做匿名毒品生意,却发展得顺风顺水,连政府都看不下去了,下决心要铲除这个出售违法物品的网站。警察开始潜入“丝路”,从2011年到2013年,联邦警察不断地追踪“丝路”上面的违法犯罪行为,甚至假扮成毒贩引诱创始人罗斯上钩。而此时,罗斯在“丝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渐渐生出一种奇异的使命感,他认为,他的所作所为能够推进世界自由,而这个崇高的理想让他甘愿付出一切,甚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于是,在两年里,他曾好几次指使人谋杀有暴露“丝路”倾向的人,他也幻想过自己被逮到的情形,但他为了维护这个他眼中的王国,从不考虑金盆洗手,甚至从一个单纯羞涩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冷酷的、视生命为无物的刽子手。他做事十分严密谨慎,不过最终还是暴露了。

你可能想问,是警方利用了更高超的黑客技术,还是因为罗斯不小心暴露了真实的IP地址?都不是,是警方通过翻找2011年比特币论坛的早期留言,发现了他的电子邮箱,顺藤摸瓜地逮捕了罗斯。所以说啊,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智商再高,手段再缜密,只要做了,总是会留下蛛丝马迹。

2013年10月2日,罗斯被捕的消息公布,比特币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内跌了一下,又马上涨回来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比特币企业比两年前可多多了,“丝路”在当时的交易量只占所有比特币交易量的4%而已。对很多明白人来说,罗斯的被捕对于比特币是个好消息,这样,比特币就不会受到非法交易的连累,成为人们心中的污点了。

在“门头沟”发生第二次危机的时候,我们上面说到将比特币带入上流阶层的贵人文塞斯彻底看出了“门头沟”管理层的能力,认为“门头沟”不能担当比特币市场中的重任,他觉得自己不能再旁观下去,于是重新创立了一个比特币公司。比特币耶稣罗杰则开始相信,像“门头沟”这样的中心化的公司是对比特币精神的违背,所以他开始将精力放在以前投资的一个叫做“区块链”的创业公司上,“区块链”和“门头沟”以及比特因斯坦的区别在于,它只保管用户的密钥而不直接保管比特币,这种非盈利性的商业模式恰恰是罗杰看重的,罗杰向来看重比特币的精神而不是从比特币上面赚钱。

由于阿根廷国内大幅度的通货膨胀一直在发生,所以阿根廷对于比特币十分狂热,催生出了许多交易需求,尽管阿根廷政府极力干预比特币的兑换,但“区块链”不直接保管比特币的运营模式,使阿根廷政府没有借口插手干预,因此“区块链”声名大振。

如文塞斯所料,2014年,“门头沟”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遭遇了重大危机。又是因为高管的疏忽,价值4亿的比特币被偷走,这一次,“门头沟”不得不宣布倒闭,一时间市场反应强烈,主要的比特币公司甚至开始为了比特币的取缔做准备。不过,人们对于这次事件大多怪罪的都是“门头沟”本身,而不是比特币。到了这个地步,比特币发展前期三家重要企业就全部讲完了。“丝路”的覆灭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它本身就是犯罪的毒窝,然而后两家公司确实就是毁在了个人因素上,尤其是“门头沟”,本来有一手好牌,却生生被自己的老板打得稀烂。

从它的第一次危机就可以看出,其拥有者的个人能力不足,还喜欢大包大揽,这样的后果就是三番两次出现危机,直到这个比特币行业的巨头被最后一次大危机彻底打倒。书里的故事就到2014年为止,但比特币的发展还在继续,各种比特币大会还在召开,硅谷精英和网络朋克对比特币的看法并不一致,比特币最后的归宿又将如何?大家都在等待。

总结

最后,再给大家回顾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只要记住三个人和三个公司就行了,三个人是中本聪、罗杰和文塞斯。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比特币耶稣罗杰让大众接触到比特币,而硅谷商人文塞斯把比特币打入硅谷精英的圈子。而三个公司,分别是“门头沟”“丝路”和比特因斯坦。这本书中的故事,主要就是以这三个人和三个公司进行展开的。

说句题外话,因为这本书只写到2014年,对于我们来说,关于比特币的状况,我们知道的已经比作者写的多了,比如中本聪的真实身份,比如比特币如今发展如何,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近期的新闻有一些了解,比特币在美国和中国相继遭到监管重压,挖矿却一刻不停地在进行。

比特币一直饱受争议,直到此时此刻也是这样,没有一个解释能让所有人满意,而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系统地描述了比特币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参与其中的人物都是真实的,事件也是真实的。除了比特币的故事本身,能从书中得出一些经验教训,也是好的。

最后编辑:2022年06月22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