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的代表作《第二性》。如果你关心女性的生存状况,关心男女平等的问题,那这本书就是你一定要去了解的。它是女性主义思想史上最著名的著作,在很多时候甚至成了“女性主义”的代名词。

“女性主义”也叫“女权主义”,指的是从19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系列争取性别平等的社会和政治运动。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一百多年是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主要目标是为女性争取和男性相同的政治和法律权利,比如投票权、工作权、财产权、受教育权。之后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也暂时中断了女性主义运动的势头。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女性主义运动进入了“第二次浪潮”。相比第一次浪潮要给女性争取可见的政治和法律权利,第二次浪潮更关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批判弥漫在社会各个方面的男性压迫,批判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反对家庭暴力、对女性的歧视,为女性争取堕胎权,等等。

我们这期音频要解读的这本《第二性》,就是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开山之作。波伏瓦探讨了一个看起来无比简单的问题:“女人是什么?”经过一番探讨,她提出了一个很不一样、也很有煽动性的结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女性并不是天生低于男性,而是因为后天的塑造,才变成了低于男性的、第二等的性别。

这期音频,我会分成四个部分为你解读《第二性》。在第一部分,我来介绍一下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我们来看看波伏瓦如何批判“女性气质的神话”;第三部分,我们来了解一下波伏瓦如何结合女性的生活经验,讲述女性被男性塑造的过程;最后,我来给你说说《第二性》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第二性》的创作背景。波伏瓦出生在1908年,上学的时候接受了很好的哲学训练,21岁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法国的哲学教师资格考试。波伏瓦早期的作品关注的都是典型的哲学问题,比如主体与客体、自由、道德。她在回忆录里说,如果在我30岁的时候有人跟我说,我会关注女性问题,并且我最严肃的读者都是女性,我会感觉受到了冒犯,非常愤怒,好像那是对自己哲学才华的侮辱。但是命运就是这么有趣,在38岁的时候,波伏瓦走上了这条自己当年很瞧不上的道路,并且因为这部关于女性的著作而蜚声世界。

那是1946年6月的一天,波伏瓦坐在咖啡馆里,盯着面前的白纸发呆,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她的朋友艺术家贾科梅蒂跟她说:“你随便写什么都行啊!”就是这么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让波伏瓦把思绪集中在了自己身上,她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写“女人是什么”。

刚开始构思的时候,波伏瓦没觉得做女人有什么太特别的,因为她从小就是个特立独行的女生,她选择了女性很少踏足的哲学道路,抛弃了传统的婚姻和家庭,跟萨特保持着“开放的关系”。但是之后和萨特的讨论,给了波伏瓦很大的启发,让她意识到一个重要的事实: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女孩从小就被灌输了很多男性制造的神话。于是,她放弃了写自己人生经历的想法,开始写一本关于女性群体的著作,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踏进了性别研究的领域。

波伏瓦本来没想写一个大部头的著作,但是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她被这些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震惊了。她没有想到,关于女性的研究资料如此之少,更没有想到,这些资料对女性的误解如此之深。这番研究在波伏瓦眼前展开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之后她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广泛运用哲学、文学、历史、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思想资源,完成了上下两卷,将近1000页的巨著《第二性》。上卷的标题是“事实与神话”,内容比较偏重理论,重点批判“女性气质的神话”;下卷的标题是“实际经验”,讲述女性从童年到老年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如何在男性编造的谬论中,逐渐放弃自我,服务于男性。

我们接下来就分别看看这两个部分。

第二部分

《第二性》一开篇,波伏瓦就说到,很多人在哀叹女性气质的丧失,告诫女性要好好做女人,要梳妆打扮、穿上裙子,要举止得体、温柔贤惠,因为这些才是“女性的气质”。这些话在今天听起来是不是也很耳熟?在我们周围,也会时不时听到有人抱怨某个女孩子像个假小子,某个职场女强人没有女人味儿。

波伏瓦想要挑战的正是这种所谓的“女性气质”。她想要证明,这些特征,其实是男性和父权制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女性的。男性把自己看作主体,是人之为人的标准;而相应的,女性被看作客体,是不同于男性的“他者”,女性仅仅是没有达到标准的、有缺陷的人。就像种族主义者把黑人看作“他者”,反犹主义者把犹太人看作“他者”。

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都有一套自己的说辞,把其实赤裸裸的压迫和歧视说得合情合理。父权制也要把对女性的压迫包装成天经地义的,这就是所谓的“女性气质”,或者“永恒的女性”。支持这种天生的女性气质的论据主要来自生物学和心理学。

从生物学上看,男性和女性当然存在差别,最大的差别就是男性不能生育,女性可以生育。所以从古代开始,一代又一代的男性思想家,从这个角度入手,把女性的位置限定在生育和物种延续上,宣称那就是女性的本质,并且用看似科学的“证据”来论证这一点。比如他们观察精子和卵子的特点,发现精子很小、活动性强,会主动接近卵子;而卵子相对于精子要大得多,有膜包裹,自我封闭,似乎是被动地等待精子的到来。于是,他们就用精子和卵子的特点推论出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特征,男性像精子,是主动的,而女性像卵子,是被动的,当然应该是主动统治被动,所以男性就应该主宰女性。他们还观察到女性的大脑重量较轻、肌肉较少、力量较差、更加脆弱、情绪更不稳定,等等,然后用这些表面看来“科学”的证据,来论证女性比男性更弱小、更愚蠢,所以女性应该从属于男性,女性的任务就是传宗接代,确保人类族群可以延续下去。

波伏瓦对这种貌似科学的观点嗤之以鼻。她指出,从精子与卵子表面上的差别,推论出男性与女性的差别非常荒谬。这仅仅是类比,甚至是想入非非的联想,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论证效力。生物学的发展早已经证明,精子和卵子对于产生后代发挥着同等的作用,卵子绝对不是一个被动的要素。至于人们观察到的那些在男女之间的差别,即便都是事实,也远不足以解释男性与女性地位上的差别。因为人并不是一种像猴子、猩猩的自然物种,只能按照本能生活,而是带有很强的历史性和反思性。人的各种社会组织,并不完全是基于本能和自然,而是有意识地发展出来的。女性不能被还原为卵子、子宫、生育能力这些自然事实。人类的任何能力,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境况中才能表现出来。生物学上的任何差别,只有在结合了人们所处的环境和追求的目的才有意义。比如,在古代的战争条件下,男性的力量是一种巨大的优势;但是如果人们生活在和平环境下不需要打仗,或现在很多力量型工作可以被自动化机器取代的时候,男女在力量上的差别也就失去了意义。

反驳完了生物学的证据之后,波伏瓦又转向了心理学,特别是弗洛伊德学派的精神分析学说。和生物学强调客观事实不同,精神分析强调人的主观体验,这派心理学家认为,是女性的特殊感受、特殊情感经历,让女性成为低于男性的“第二性”。弗洛伊德试图追溯孩子的性别认同是如何产生的。他认为,男孩子最初的性欲对象是自己的母亲,但同时又担心父亲会惩罚自己,于是产生了对父亲的仇恨,这就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杀父娶母的情结。男孩超越这个阶段的方式,就是把父亲的权威内化,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避免乱伦倾向的“超我”,这样就恢复了性别认同的完整性。而女孩的性别意识发展不同于男孩,要复杂得多。最开始因为吃奶的缘故,女孩迷恋的是母亲,想要把自己等同于父亲。但是在差不多5岁的时候,女孩意识到男女在生理结构上有所不同。这时,她们会因为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而感到失落,认为自己是不完整的男性。女孩会转而对母亲产生对抗情绪,同时努力去吸引父亲,认为父亲可以给她们男性的生殖器。这就是所谓的“埃莱克特拉情结”。埃莱克特拉是希腊神话里阿伽门农的女儿,她为了替父亲报仇,和哥哥一起密谋杀死了母亲。在弗洛伊德看来,女孩的自我认同里面,始终伴随着没有男性生殖器的屈辱感,还有对父亲这个男性角色的神圣化。这样就从心理层面解释了女性为什么臣服于男性的权威。

这种理论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在20世纪上半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还是很有市场的,波伏瓦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弗洛伊德展开了批判。她首先指出了弗洛伊德理论中的很多事实性错误。比如,很多女孩在知道了男女生理结构的差别之后,并没有因为缺少男性生殖器而感到惋惜和羞耻。再比如,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埃莱克特拉情结”,并不是男孩和女孩中间的普遍现象,更不会成为刺激他们性欲的来源。波伏瓦还批评精神分析理论过分夸大了“性”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在波伏瓦看来,是人的生存方式决定了性在其中的位置,而不是性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换句话说,弗洛伊德颠倒了因果关系,是父权制确立了男性的至高地位,才导致了女性对自己的性别感到羞耻;而不是因为女性对自己的性别感到羞耻感才导致了父权制。

既然生物学和心理学都不足以解释父权制,那为什么在世界上的那么多地方都存在这种制度呢?波伏瓦转向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正确地看到了人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在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的人类发展早期阶段,男性的力量优势对于维持一个群体至关重要,他们可以打猎获得食物、可以打仗抢夺资源,也可以保护自己的群体免受伤害。而女性力量上的弱势,让她们更多被留在家里生养孩子,从事编织、做饭这样的轻体力劳动。女性被从生产活动的中心边缘化了,从事着重复的、单调的、更接近动物性的工作。而男性在家庭以外的广阔空间自由活动,他们可以进行创造,可以去征服未知的土地和水域,他们不仅着眼于当下,还可以放眼未来。这一切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尊严和荣耀,体会到了超越现状的乐趣,也给了他们发展思想,组织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机会。所以男性也就很自然地发展出了父权制的意识形态,更加名正言顺地成为主导,不仅财产要从父亲传给儿子,连女性生下的孩子也属于父亲所有。这个后代的归属权让男性彻底摆脱了女性的控制,获得了世界的主导权。为了进一步坐实男性的主导权,女性被塑造成了与正面价值对立的“他者”,成为黑暗的、邪恶的、卑劣的象征。典型的女性形象是《圣经》中诱惑亚当堕落的夏娃,是希腊神话中给人类带来祸患的潘多拉。

这种父权制的意识形态一旦得以建立,就很难消除,男性会极力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即便到了工业革命以后,机器更多代替了人力,女性力量上的劣势不再那么重要时,男性依然用各种手段把持着自己的特权。他们不给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不让她们参加工作,更不给她们政治权利;男人还要用各种服饰、习俗、礼节,限制女性的自由,禁止一切能够发展她们个性的事情。作为补偿,男性给予女性虚假的尊重,彬彬有礼地对待他们、供养她们,还美其名曰这是“绅士风度”“贵族风范”。男性希望女性被这种轻松惬意的感觉迷惑,自愿生活在家里,只承担家庭主妇和母亲的角色。

通过这一系列历史上的变化和制度安排,父权制的意识形态创造了“女性气质的神话”,把女性牢牢地锁死在家庭和生育的角色上,让她们成为“物种的奴隶”。这也解释了女性在人类历史叙事中的缺席。在波伏瓦看来,不是女性天生低劣决定了她们在历史上的卑微地位,而是她们在历史上始终处于卑微的地位,导致了她们少有成就,也就很少有机会被历史记住。但是这种压迫导致的结果,却反过来成了男性用来证明女性无能的证据。波伏瓦在第一卷的题记里引用法国哲学家德·拉巴尔的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这一点。拉巴尔说:“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

第三部分

好,接下来,我们转向《第二性》的第二卷,就是在第二卷的开篇,波伏瓦说出了那句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在这一卷里,波伏瓦从理论的阐述转向了对女性经验的讲述。她讲述了女性从出生到老去的一生,考察她们如何被后天塑造,接受了父权制赋予她们的性别角色,也揭示了男性灌输给女性的这套说辞有多么荒谬。

在波伏瓦对女性一生的叙述中,关于婚姻和母亲角色的内容最有代表性,影响也最大。我下面的解读会集中在这两个阶段。

传统社会赋予女性的命运是婚姻。长期以来,结婚是女性唯一的谋生手段和获得社会认可的方式。虽然在婚姻中,女性必不可少,但是父权制从来没有赋予男性和女性平等的地位。在家庭中,女性就像奴隶或者财产一样,等待家庭里的男性成员决定把她们嫁给什么人。在一嫁一娶之间,就很好地展现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嫁女儿”是献出去、是离开自己的家庭,在这个过程中女性是被动的;而“娶媳妇”是接纳、是原有家庭的扩大,在其中男性是主动的。女性要被并入丈夫的家族,使用丈夫的姓氏,接受丈夫的信仰,适应丈夫的社会关系,跟随丈夫的工作迁移,要和自己之前的历史彻底告别。这导致很多少女在出嫁前感到深深的焦虑,甚至出现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波伏瓦认为,在传统的婚姻关系中,女性没有被真正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七情六欲的个体;而是仅仅被当作“女性群体”中的一员,被分配了婚姻的义务。

进入现代社会,男性绝对的支配地位有所松动,但是波伏瓦考察了欧洲的历史、文学,再加上自己的亲身观察,还是看到了很多对女性的欺骗。男性花言巧语说服她们不要工作,接受男性的供养,让她们相信婚姻家庭就是女性的最高理想。作为家庭主妇,看管好一片土地、管理好一个家宅,就是资产阶级给女性灌输的全部价值,家成了女性世界的中心。她只能在家里的器物中间寻找自我,按照自己的审美摆放物品,把一切收拾得井井有条,安排好一日三餐,这就是她全部价值和自我的表达。这是多么可悲的生活?!家庭主妇的生活就像希腊神话里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日复一日,周而复始。但是很多作家却用文学的手法来描绘这种琐屑的生活,把它描写得充满诗意和美感,以此麻醉女性。比如一位法国诗人歌颂冬天洗衣服的经历,他说:“谁没有在冬天和一只洗衣桶打过交道,谁就不知道这种非常动人的质地和情感”,去除衣服的污垢,让衣服变得洁白就是奇迹的发生;上千面白旗展开,不是投降,而是胜利。在女性这边,她们听多了这些洗脑式的言论,也开始以道德、责任、自尊之类的借口,去自欺欺人地迎合男性的说辞,共同维持男性编织的谎言。所以在男女不平等的关系中,男性是压迫者不假,但是女性在很多时候也充当了同谋的角色。

这样的婚姻生活不仅对于女性来讲是沉重的枷锁,对男性而言同样是巨大的负担。因为那意味着一个完全由男性供养的家庭,一个没有自己生活、单调乏味的女人,一个对家庭琐事极度厌烦的太太,以及一个备受摧残的孤独的母亲。

在波伏瓦看来,良好的婚姻关系不是一种逃避、不是一个藏身之处,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合并,而是两个自主的人的联合。夫妇不该成为一个封闭的共同体,而是要承认各自的自由,让双方都融入更大的社会、实现充分发展。男性只有解放了女性,才能同时解放自身。

说完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处境,我们再来看看波伏瓦对母亲角色的讨论。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传统观点,说做母亲是女性最大的幸福,可以让她们的人生变得完整,获得生存的意义和巨大的满足。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都会歌颂“母性的光辉”,把母性看作自我牺牲的典范。

但是波伏瓦坚决反对这种对女性的虚假赞美。在她看来,这也是父权制编造出来的神话,为了把女性束缚在传宗接代的角色中。从心理学、文学著作,以及身边的女性经验中,波伏瓦认识到,在怀孕、分娩、哺乳、养育孩子的所有这些阶段,不同的女性会有非常不同的感受、同一个女性也会有非常矛盾的心情,她们是否感到幸福和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生活的境遇,她和母亲、丈夫、自身的关系。比如说,怀孕意味着女性将要占据母亲的位置。如果她和自己母亲的关系良好,她更有可能会享受怀孕的过程,把这看成是对自己的提升;但是如果她感到自己依然受到母亲的支配,就可能觉得肚子里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他的降生可能会给自己套上更多的枷锁。如果妻子和丈夫关系很好,孩子很可能会巩固和促进夫妻的感情;而如果妻子对丈夫怀有敌意,她可能就会仇视这个男人的后代。

女性对于腹中的胎儿往往表现出矛盾的感情。这个新的生命,既是对自己生命的丰富,又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他既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又是一个利用自己的寄生物;他既可以对抗死亡,让母亲达到不朽,又可能夺去自己的生命,甚至是自己死亡的预兆。孩子出生之后,有些母亲感到如释重负,有的母亲感到若有所失;有的母亲充满好奇,有的母亲感到惶恐;有的孩子成为母亲的挚爱,有的孩子成为母亲的负担;有的母亲把孩子看作可以操纵的玩偶,有的母亲却成为孩子的奴隶。

总之,在波伏瓦看来,并不存在一种叫作“母性”的本能,做母亲的感受是和女性整体的生存处境密切相关的,多种多样的。母性可能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掺杂了自恋、利他、梦想、真诚、自欺、奉献这些不同的要素。只有当女性自由地、真诚地承担起作为母亲的责任,同时她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人、拥有丰富的生活时,孩子才更有可能给她带来满足,她才更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幸福。

在讨论完女性生活的各个阶段之后,波伏瓦在全书的最后给出了女性解放的整体建议。在她看来,男性与女性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当然是最基本的,但这其实是相对而言容易获得的。最重要的不是这些抽象的权利,而是女性所能拥有的具体的自由。要想实现具体的自由,第一步就是女性要有自己的工作,从而让自己摆脱依赖男性的寄生者的身份,不用男性作为中介、自己与世界直接接触,承担起自己在世界中的责任。之后,女性需要在心理上、社会习俗上、道德规范上打破男性的特权,认识到自己不是客体、不是他者、不是满足男性欲望的工具,也不是人类繁衍的手段,而是和男性一样的主体,也可以超越当下的处境,去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我们要特别要注意一点,波伏瓦说的女性的解放,并不是放弃女性的一切特征,用男性的方式打扮,用男性的口吻说话,处处追求和男人一样,这样其实还是在强化之前父权制的规范。我们需要追求的是,不把男女任何一方当作标准,相互认可对方是自由的、自主的,带着共情真正进入对方的世界。《第二性》全书,在波伏瓦希望男性与女性可以超越自然的差异,建立平等的友爱关系的呼吁中结束。

第四部分

《第二性》在1949年出版,70多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依然有振聋发聩的效果。里面的很多敏锐的观察、精彩的描述、深刻的分析,都让人过目难忘,让我们对女性在人类历史上的处境深感悲哀和不平。我们当然可以想象,在女性地位远不如今天的1949年,这本书会引发多么巨大的争议。

很多人对波伏瓦展开了无情的批判、嘲讽和人身攻击。有人指责这本书是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抄袭,毫无新意可言,也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女性经验的新内容;有人认为这本书里关于婚姻和母性的负面描写,会阻止女性成为妻子和母亲,伤害法国的国家利益;有人说波伏瓦对女性悲惨状况的描写就像一个怨妇的满肚子牢骚,肯定是因为她自己感到做女人非常屈辱;还有人说波伏瓦饥渴、下贱、淫荡,她写出来的不是严肃的著作,而是色情文学。经过轮番的攻击,《第二性》在1955年上了天主教会的禁书目录,在一些国家也成了禁书。

但是这本书也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了很多女性读者,波伏瓦一直能收到读者的来信,告诉她这本书让她们不再自惭形秽,给了她们勇气去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幸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二性》开始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人们逐渐认识到这本作为一本理论著作的开拓性价值。它被看作女性主义运动中最深刻、最有哲学高度的著作,被誉为“女性演化的百科全书”。随着人们对《第二性》研究的深入,它对于心理学和哲学的价值也被高度认可,人们开始认为《第二性》不但不是对萨特的抄袭,它在哲学上的原创性甚至超过了萨特的作品,应该被放在20世纪哲学研究的核心位置上。英国的《卫报》在2015年评选了“改变世界的十本书”,《第二性》也榜上有名,和它并列的都是孔子的《论语》、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这种级别的著作,由此可见这本书的深远影响。

结语

好,到这里,波伏瓦的《第二性》就为你解读完了。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这期音频的几个知识要点。

首先,《第二性》是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波伏瓦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不过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进入了性别研究的领域;第二,《第二性》要回答“女性是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却得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结论,波伏瓦认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第三,波伏瓦挑战了很多父权制意识形态强加给女性的“神话”,比如女性的从属地位来自生物特征,女性崇拜男性是心理发展的规律,婚姻是女性唯一的救赎,成为母亲才能让女性获得幸福,等等;第四,女性想要打破这种被压迫的局面,就要把法律和政治层面的抽象权利,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自由结合起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第五,《第二性》为之后的女性主义运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女性主义运动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经典”。

好,今天的解读就讲到这里。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全文和脑图,还可以点击“红包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最后编辑:2022年08月01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