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西方哲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知识门类都取得了最顶尖的成就。

关于本书

《形而上学》讨论的是“存在本身”这个哲学领域的基础问题,这本书本身是亚里士多德也是哲学史上很难理解的作品之一。从这本书开始,才有了“形而上学”和“第一哲学”的概念。

核心内容

第一,“形而上学”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它是什么意思?第二,我们来解读一下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起源的经典论断:哲学起源于惊奇和闲暇;第三,我们来看看亚里士多德非常著名的“四因说”,也就是我们对事物进行解释,讨论原因的四种方式;第四,亚里士多德如何研究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作为存在的存在”犹如求极限一样,自然对数e的对数的对数,是它的本身,或者1/2+1/4+1/8一直这样下去,它逼迫于1,但不等于1,探索那个本真的世界,这就是哲学上的一种追问,在这部分我们会讨论他的“实体”学说;最后,我们来解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最高峰和归宿,也就是他的神学。

前言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我们解读亚里士多德的几部主要的作品。下面我们首先进入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这部作品的解读。如果用最简洁的话来概括,这本书讨论的是“存在本身”这个哲学领域最普遍也最抽象的问题。

你或许听说过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大名,但是极少有人能把它从头到尾读下来。它堪称哲学史上最难理解的著作之一,在难度上能和它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知难而上,因为这部著作对于西方哲学史来讲影响极为深远。不夸张地说,如果不理解《形而上学》的核心内容,我们就没有办法透彻理解之后的整个西方哲学史。

《形而上学》之所以那么难以理解,有很多原因,首先是因为这部著作讨论的问题极其抽象。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这部著作的核心主题是“作为存在的存在”,或者说“存在本身”,这本书开启了一种叫作“存在论”或“本体论”的哲学研究领域。第二个原因是,《形而上学》本身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而是由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编纂者安德罗尼科把一系列手稿编辑到一起的。一共是长长短短很不均衡的十四卷,其中最短的只有4页,最长的有27页。这些手稿前后并不是很连贯,也不是在同一个时间写作的,有一些重复,甚至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这就给理解亚里士多德本来就非常抽象的思想制造了更大的困难。第三个原因是,亚里士多德写作这些手稿的语言非常简练,有些地方意思并不是很清楚,还有些跳跃,看起来比较像他的讲课笔记,而不是完成度很高的、准备好公之于众的书稿。这三个原因加在一起,也就导致历史上出现了对这部著作各种各样的解读,这些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不但没有停止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们来讨论五个问题:第一,“形而上学”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它是什么意思?第二,我们来解读一下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起源的经典论断:哲学起源于惊奇和闲暇;第三,我们来看看亚里士多德非常著名的“四因说”,也就是我们对事物进行解释,讨论原因的四种方式;第四,亚里士多德如何研究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在这部分我们会讨论他的“实体”学说;最后,我们来解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最高峰和归宿,也就是他的神学。

第一部分

好,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形而上学”这个词的来历和意思?

在大部分人的理解里,“形而上学”指的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考察世界,和它相对的是“辩证法”,就是用联系的、动态的和全面的观点看世界。但是教科书里对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哲学史上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大不相同。“辩证法”的本意其实就是“讨论”,柏拉图用对话的方式和别人讨论哲学,这个就是所谓的“辩证法”;不过我们这期的主角还是“形而上学”。

要说清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我们就不得不说亚里士多德的这本《形而上学》了。因为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这个词就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这本书,或者说这本书定义了这个概念。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形而上学”这个词甚至也从来没有出现在亚里士多德自己的作品里面,他自己用过“第一哲学”来指这门学问,因此哲学史上“第一哲学”也就是形而上学的同义词。是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编辑者安德罗尼科,在亚里士多德的手稿里,发现了一些篇章,它们处理的内容不能被划进“自然之学”或“物理学”之中,而是研究比自然对象或者物理对象更为根本、更为基础的东西,于是他就把这些手稿整理到一起,并且用“物理学之后的东西”来命名它们。

这里说的“物理学之后的东西”在希腊语里就是ta meta ta physika。这个看起来有点笨拙的希腊语书名,到了拉丁语里就被简化成了metaphysica,指的就是研究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的这门学问。如果说“物理学”是研究现实存在的有形事物如何运动变化,那么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就超出了运动变化的物理对象,它研究的问题包括“什么东西存在?”“存在物为什么会存在?”“什么是最根本的存在?”“什么是最高级的存在?”“存在物具有什么普遍结构?”等等。

把西方语言中的metaphysics翻译成“形而上学”其实是日本学者的功劳。这个词最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严复曾经用中国思想中的“玄学”两个字来翻译,但并不是很成功,因为“玄学”这个词有太多道家哲学高深玄妙的意味,和metaphysics所要研究的“存在”问题没有什么共性。日本学者井上哲次郎选取了《易经》里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把这个词翻译成“形而上学”,意思就是研究超越有形之物的学问。这个翻译堪称精妙,极好地捕捉了这个词的原初意涵,也就是要研究超出物理对象的那些对象,于是“形而上学”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好,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第一个问题:“形而上学”这个词的由来,它的本义是“物理学之后”,这门学问研究的是超出一般自然对象的,与“存在本身”有关的那些主题。

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内容,亚里士多德对于哲学起源的经典论述:哲学起源于惊奇和闲暇。《形而上学》开篇的第一句话非常著名:“所有人依据本性都渴望认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求知欲是人生而有之的,这么说的证据就是,人们从一出生就非常珍视自己的感觉,并且在各种感觉中体会到快乐,而这些感觉给了我们认知的起点。在其他地方,亚里士多德甚至还说过,人活着之所以是快乐的,就是因为活着就意味着有感觉和认知,感觉和认知让我们感到快乐;假如剥夺了人的感觉和认知,那么人就会生不如死。人通过感觉,形成记忆,之后形成针对个别事物的经验,最后达到普遍性的知识。所谓知识,就是可以解释“为什么”或者“原因”的那些东西。从个别的感觉到普遍的知识,就是人类认知的基本过程。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总是渴望达到对普遍性的把握,而哲学作为对智慧的爱,就是要回答“为什么”或者“原因”的问题。在所有知识或哲学门类里地位最高的,就是给出最普遍的原因、最高的原因、最终的原因的那个学科,这就是“第一哲学”,这也是哲学家所要追求的最高的智慧。

对于这些“为什么”和“原因”的回答,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它们都是在“惊奇”的驱动下,加上人们的“闲暇”产生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们对于原因的探求,始于“惊奇”,其实用最通俗的语言说,就是“好奇”。

人们首先是对于手边的那些疑难问题产生了好奇,比如怎么能够建造一个结实的房子,怎么能够驯化一匹野马。随着身边的那些疑难一个一个得到解决,人们就开始对那些更大的疑难问题产生了好奇,比如圆形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什么?太阳为什么会周而复始地运动?世界是怎么产生的,又会不会最终毁灭?等等。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和困惑的人,为了满足渴望认知的自然天性,就开始锲而不舍地去钻研这些看上去毫无用处的大问题,这样哲学就产生了。

当一些人对这些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之后,比如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终极原因是水,而赫拉克利特却说世界的终极原因是火,这样就更加刺激了人们的好奇,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对纯粹知识本身的探求。

正是因为对于“为什么”或者“原因”的终极探究没有任何实际用处,哲学的产生同时需要“闲暇”作为条件。当人们还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候,显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仔细探究“天上为什么会打雷?”“世界的原初状态是什么?”这样的大问题,而是满足于神话告诉人们的答案,比如打雷是宙斯发脾气,世界在最开始是混沌一片之类的解释。只有当各种生活必需品,得到了相对充足的供应,才有人转向纯粹的科学和哲学研究。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埃及的祭祀阶层最早开始进行纯粹数学的研究,就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闲暇。而人们之所以要从事这些看起来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的研究,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求知的天性,我们人在本性之中就有这种冲动,想要搞清楚一切问题,而且越是困难的问题,越是有人想要把它们弄明白。

这就是我们讨论的第二点,哲学始于惊奇和闲暇。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就是对于“原因”的探求,这是由我们的好奇和求知欲驱使的。在这个原因的序列里上升得越高,就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远,这种探究就显得越没有实际的用处,也就越需要闲暇作为条件。探究最高原因的哲学就是“第一哲学”。

第三部分

上面说到了哲学是对“为什么”以及“原因”的探究,说到这里,我们就不能不来谈谈亚里士多德最著名的学说之一,四因说了。他认为,我们有四种方式可以给出一个事物的原因。它们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我们需要注意,亚里士多德这里说到的“原因”和我们今天说的“原因”差别其实很大。我们今天说的原因是指一个事情导致另一个事情,比如下雨是堵车的原因,而堵车是我上班迟到的原因,这种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比较接近亚里士多德四因说里的“动力因”,也就是导致一个事物生成变化的原因,但是和亚里士多德讲的其他三种原因差别就很大了。

另外三种原因或许用“解释”,或者“说明”这样的词来理解更好一些,也就是我们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或者说明一个事物。“质料因”就是一个事物从什么东西或者材料里面产生出来;“形式因”就是一个事物到底“是什么”,它可能指的是一个事物的外形、比例,或者结构,这个“形式因”同时也是这个事物的本质;“目的因”就是一个事物是为了什么而存在,或者一个事情为了什么而做。

这么说恐怕太抽象了一点,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看看。比如一个雕塑家用大理石塑造了一尊雅典娜女神的雕塑。我们如果想对这个雕塑做出解释,就可以从这四个角度进行。这个雕塑是由大理石制作而成的,大理石就是这个雕塑的质料因。这个由大理石制作而成的东西是什么呢?它是一尊雅典娜的雕塑,这个雅典娜的形象就是这个雕塑的形式因,解释了它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它的本质。雕塑家作为这尊雕塑的制作者,就是它的动力因,是雕塑家解释了这个雕塑怎么从一块大理石变成了雅典娜女神的形象。最后,这个雕塑是为了放在神庙里供人们敬拜的,这个就是这尊雕塑的目的因,解释了它是为了什么目的被制作出来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如果我们找到了一个事物的全部四个原因,就是对一个事物做出了充分的解释,也就充分理解了一个事物。同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了,这四个原因并不一定是彼此分离的,除了质料因之外的其他三个原因都有可能是重合的。

在这四个原因里面,质料与形式是亚里士多德谈论最多的。所有的物理对象,都可以被理解为质料和形式的复合物,比如刚才提到的雅典娜的大理石雕塑就是大理石这种质料和雅典娜的形式的结合;一个人就是血肉骨头之类的质料加上灵魂这个形式。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介绍亚里士多德哲学里的另一对重要概念,就是“潜能”与“现实”,这一对概念经常和质料、形式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出现。我们还是用刚才那个雕塑作为例子,当这块大理石放在雕塑家面前的时候,它只是潜在的雅典娜雕塑,而没有成为实现出来的雕塑,它也可能被做成别的东西,比如阿波罗的雕塑,或者神庙的柱子。只有当雕塑家把雅典娜的形式赋予这块大理石之后,它才能够从潜在状态变成现实的雅典娜雕塑。这样看来,质料就是作为潜能的原因,而形式就是将潜能变成现实的原因。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三点,亚里士多德最著名的学说之一:四因说。特别是质料与形式的概念对于亚里士多德哲学来讲至关重要,它们和潜能与现实这对概念密切相关。

第四部分

有了前面这些准备工作,我们就可以进入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作为存在的存在”了。

亚里士多德认为各个具体的学科,都从“存在整体”中分出一块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比如天文学是研究天体这类存在的,动物学是研究动物这类存在的,或者更普遍地说,物理学和数学显然也是研究某种存在的,但物理学研究的是作为运动物体的存在,而数学是研究作为可以计数、可以量度的东西的存在。这些具体学科都和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或者“存在本身”的那个普遍性的学科不同。“第一哲学”作为研究最高的、最普遍的原因的学科,就是要去研究最普遍的存在本身,也就是将存在当做存在本身,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存在物来研究。

研究“存在本身”?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亚里士多德就是要直面这个看起来无比困难,似乎无从下手的问题。他说,如果想要研究“存在本身”,我们就需要先弄清楚“存在”这个词有多少种不同的含义,或者说有多少种存在,以及不同种类的存在之间是什么关系。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我们一共有十种方式来讨论“存在”,其中一种和另外九种截然不同,那一种就是“实体”,而另外九种可以统称为“属性”,分别是性质、数量、关系、位置、时间、空间、主动、被动、拥有。说“实体”和其他九个范畴截然不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从语法上讲,其他九个范畴是用来表述实体的,而不能用实体来表述其他范畴。比如我们可以说苏格拉底很丑,苏格拉底在广场上,苏格拉底在教育年轻人。这里面的丑、在广场上、教育年轻人分别属于性质、位置、主动的范畴,它们都是用来表述苏格拉底的,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用苏格拉底来表述其他的范畴。

第二个不同是从存在的优先性上讲的,这十个范畴里面,实体在存在上是优先于其他九个范畴的,实体可以独立于其他的范畴存在,但是其他范畴都必须要依赖实体才能存在,比如我们说白色,这种颜色必然要依赖某个表面,比如白色的衣服、白色的桌子,而不可能有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载体的白色存在。

第三个不同在于,实体就是“这一个”,也就是个体,比如苏格拉底这个人,这匹马、这头牛之类的,而属性则是普遍性的,可以加在不同的实体之上,比如三个、坐着、挨打这样一些属性。因为实体和其他的范畴都是“存在”,而实体在各个方面都是优先的和根本的,因此“实体”就是“存在”的核心含义。“什么是存在?”这个看起来无比巨大、无比空洞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什么是实体?”这个更加具体一点的问题了。

但是“什么是实体?”的问题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而且亚里士多德在早期的作品《范畴篇》里,和在后期的这部《形而上学》里,看起来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在《范畴篇》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上面说到的第三点,也就是“这一个”。这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这对师徒在认识“存在”的问题时,整体思路上的巨大反差。在柏拉图那里,具有优先性的存在是普遍性的“理念”,个别事物是因为分有了理念而存在的,是依赖理念存在的。但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情况恰恰相反,存在上具有优先性的是个体,个体被他称为“第一实体”,而第一实体的种和属,也就是个体之上的普遍概念,被当做了“第二实体”,比如说,苏格拉底这个人是第一实体,而像“人”“哺乳动物”这些在苏格拉底之上的普遍概念,就是第二实体。

可是到了《形而上学》里面,亚里士多德没有完全按照《范畴篇》里的模式,他没有直接承认个体就是第一实体,也没有使用“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这样的区分。亚里士多德把分析进一步深入到了个体内部的结构,把形式和质料的问题引入了对实体的分析之中。他在这里要问的问题是:就算我们承认那些个别事物是实体,到底是什么使得它们成为实体?它们是实体的原因又是什么?更确切地说,在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复合物里面,到底是质料、形式,还是这个复合物本身最有资格被称为实体?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三者其实在某种意义上都有资格被称为“实体”,但是程度不同。

质料和形式的复合物,毫无疑问很有资格被称为实体,因为它是“这一个”,又在句子里充当主词,还是其他属性依附的对象。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质料又是个体得以存在的基础,连形式看起来都是附着在质料之上的。这样看来,似乎质料更有资格被当做实体。然而,质料又无法达到实体的另一些标准,因为质料本身是潜能,缺少确定性和独立性,凭借自身不可能成为“这一个”。这样看来,形式作为复合物的决定性要素,作为事物的本质,以及现实性的来源,就应该被看作是首要的实体或者第一实体。

还用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雕塑的例子,是雅典娜这个形式成全了这个雕塑,而不是大理石的质料。在质料和形式的复合物中,形式是第一实体,是使得这个个体成为实体的原因,作为个体的复合物次之,而质料是最没有资格被当做严格意义上的实体的,这就是《形而上学》中对于实体问题给出的经典答案。

这就是我们解读的第四点,亚里士多德为了回答“作为存在的存在”这个问题,提出的实体理论。最终看起来,亚里士多德是将形式当做了第一实体。但是他实际的讨论非常曲折复杂,并不像我们这里说的那么清楚。从古代开始,学者们就围绕着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有两个核心问题尤其麻烦。

第一个就是我们提到的,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里讲的实体理论,和他在《形而上学》里讲的实体理论,到底是彼此相容的还是相互矛盾的?换句话说,亚里士多德到底有一套还是两套形而上学?

第二个问题是,最终被亚里士多德确定为第一实体的那个“形式”,到底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这个问题不管怎么回答,似乎都有问题,如果形式是个别的,那么形式就不能成为知识的对象,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的对象,也就是事物的本质,必须是普遍的;从另一方面讲,如果形式是普遍的,好像又没有办法满足实体是“这一个”和作为句子中主词的基本要求。对于这些问题亚里士多德似乎有所意识,但是又语焉不详,在《形而上学》的文本里似乎也可以找到支持不同立场的证据。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他要讨论的问题高度抽象的本性是密切相关的,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给出毫无争议的结论,但是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身,极大地刺激着一代又一代形而上学的研究者。

第五部分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形而上学》里面最高的实体,也是整部《形而上学》的最终归宿:神。我们之前讨论的对象都是由形式和质料复合而成的物理对象,要么是像《范畴篇》里说的那样,质料和形式的复合物就是实体,要么是像《形而上学》里那样,对形式和质料这两者再做进一步的分析,确定哪一个更有资格被称为实体。

但是亚里士多德还承认另外一种实体,它不是形式和质料的复合物,而是没有质料的纯形式,没有潜能的纯现实。这个在存在序列里最高的,也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实体,就是神。神是整个宇宙的推动者,但是因为它没有质料,因此本身不会运动,它是一个“不动的推动者”。

你一定听说过“第一推动者”这个词,这个词正是亚里士多德用来命名这个最高实体的。这个“不动的推动者”,没有质料,没有潜能,因此就不可能有生成或毁灭,而必然是永恒的。同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整个宇宙和“第一推动者”一样,都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因此这个神并不是世界的创造者,而只是推动者。

面对这样的一个最高的实体,宇宙的推动者,我们不免好奇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个神没有形体,自己又不动,那么它是如何推动万物的呢?另一个问题是这个神都做些什么呢?亚里士多德确实没有辜负我们的好奇,给出了这两个关键问题的答案。

对于第一个问题,也就是神如何推动宇宙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回答非常巧妙。他说,神推动万物的方式就是作为万物向往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想要实现自己潜能的自然欲求,从天体,到人和动物,再到水火土气这些最基本的元素,无一例外。而神作为没有任何潜能的纯现实,为宇宙万物提供了最高的范本。万物都会向往神那样的现实性,这种期望就推动了它们,让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与神的现实状态相似。对于天体来讲,它们与神相似的方式就是进行最完美的运动——圆周运动。当然,在这里亚里士多德错误地认为各种天体都是围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对于人来讲,与神相似的方式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理性能力,这一点我们在讲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的时候会更详细地讨论。

对于其他没有理性的动物和植物而言,与神相似的方式就是通过繁衍,让自己的种族永远延续下去,以这样的方式分有不朽。而对于水火土气这些基本元素而言,实现自身的方式就是回到自己的自然位置。按照希腊的元素理论,这四种元素按照重量排定各自的自然位置,土在最下面,上面是水,然后是气,最上面是火。神就是这种作为万物欲求对象的方式,推动了整个宇宙的有序运行。世界上的每个东西都有属于自己的目的和位置,这就是亚里士多德著名的“目的论”,而现代哲学之所以是“现代”的,整体而言,就是要用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来代替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体系。

至于第二个问题,也就是第一推动者在做些什么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回答。在他看来,从逻辑上讲,这个神做任何别的事情,都会损害它完美的本性,而只有一件事是这个绝对完美的实体可以做的:那就是思考它自身!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说了一段令人费解,但又非常著名的话:“思想关乎本身最好的东西,最高的思想也就关乎最高意义上最好的东西。思想通过有思想的对象而思考它自身,因为它通过接触思想的对象以及思考它,变成思想的对象,这样思想和思想的对象就是同一的。”

这段话有点拗口,它的意思是说,最高的实体,只能做最高的活动,思想活动就是最高的活动;但是,只有当思想活动关乎最高的对象时,才是最好的思想活动;既然神本身就是最高的对象,因此神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思考它自身。黑格尔在写完了自己的《哲学全书》,完成了“绝对精神”实现自身的全过程之后,就引用了亚里士多德这段关于神沉思自身的话。这段话既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最高峰,也代表了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完成,绝对精神最终在思考自身之中达到完满。

这就是我们谈的最后一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最高峰,作为最高实体的神。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确实塑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神!一个除了沉思它自身之外什么都不做的神,这个神既不同于希腊神话里各司其职的诸神,也不同于柏拉图在《蒂迈欧》里讲到的创造世界的工匠神,更不同于各种一神教里面惩恶扬善的神。这个神只进行思考自己的思维活动,绝对自足,对宇宙和人毫不关心,但同时,它又以这样一种极其疏离的姿态成为宇宙万物向往的对象。用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术语来说,这个神既是整个宇宙运行的动力因,又是宇宙万物向往的目的因。

总结

关于《形而上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其要点。

首先,我们为你介绍了“形而上学”这个词的由来,它其实并不是亚里士多德本人的发明,而是编辑给他的一组手稿加上的名字,本义就是“物理学之后”,但是这个本来有些笨拙的名字,却成了西方哲学中最高深的、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

第二,我们解读了亚里士多德对哲学起源的经典论述:哲学起源于惊奇和闲暇,对于“原因”的好奇和探究将我们最终引向了最高的原因,而那正是第一哲学或者形而上学要研究的主题。

第三,要去询问最高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原因”的整体看法,这就是他的四因说。我们有四种方式去讨论一个事物的原因,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在这四个原因中,质料与形式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核心的一对概念,它们也对应着潜能与现实这对概念。在第四部分,我们进入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本身”的研究,分别介绍了他在早期的《范畴篇》和后期的《形而上学》中对“存在本身”的理解,两部著作的一致之处在于,都要通过“实体”这种最根本的存在来理解“存在本身”,但是差别在于《范畴篇》里将个体当做实体,而在《形而上学》里,亚里士多德要对质料和形式的结构做进一步的分析,在这个分析的最后,亚里士多德将形式确定为第一实体。

在最后一部分里面,我们解读了神这个最高的实体,它作为思考自身的“不动的推动者”,作为宇宙万物的目的和动力,推动了整个宇宙的和谐运转。

《形而上学》这本书虽然非常难以理解,但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那些问题给出的深刻思考,都对西方哲学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存在”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直困扰着哲学家的大问题,甚至有学者将西方哲学史概括为一个“巨大的存在之链”,而亚里士多德从各个角度对“存在本身”的问题做了深刻的讨论,这些讨论不断地刺激着后代的哲学家,回到“存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

第二,自从“形而上学”这个词被安德罗尼科发明出来之后,直到黑格尔,“形而上学”或者“第一哲学”都是哲学和科学里面最抽象、最艰深的分支,被誉为“所有科学的女王”。

第三,如果不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特别是里面的原因、质料、形式、潜能、现实、实体、本质、神这些核心概念,我们就没有办法理解亚里士多德之后的整个西方哲学史,尤其没有办法理解中世纪的阿拉伯哲学、基督教的经院哲学,以及现代哲学中的各种理论,因为就算是那些拿亚里士多德当批判的靶子的现代哲学家,不管是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休谟,还是康德、黑格尔,都在自己的思想里深深地留下了亚里士多德的烙印,他们不可避免地在用亚里士多德使用过的术语,甚至是思维方式,来批判这位所有哲学家的伟大导师。如今依然有很多形而上学家称自己为“新亚里士多德主义”,他们用亚里士多德的词汇,尤其是形式、质料、实体、本质之类的概念,结合分析哲学的研究方法,来讨论形而上学问题。

附录:亚里士多德小传

下面我们再用13分钟的时间,为你做一个延伸阅读,介绍一下亚里士多德这个人、他的著作和他的影响,理解了这些对于理解《形而上学》这本书会有很大帮助。

要论西方哲学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无人能出其右。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名字就是“哲学家”的代名词,要说“亚里士多德”根本不用提到他的名字,只要说“那位哲学家”,the philosopher,大家就都知道说的是谁了。在这个背景音频里,我来为你介绍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概要;第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作品;第三,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贡献。

我们先来看看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概要。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生在马其顿的斯塔吉拉,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菲利普的宫廷御医。亚里士多德17岁的时候被送到雅典,跟随柏拉图学习哲学。他比柏拉图小了44岁,来到柏拉图学园的时候,柏拉图已经60岁了。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学园里待了20年,开始只是学生,后来也讲授一些课程,直到柏拉图去世。他是柏拉图学园里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据说很喜欢和柏拉图论辩,柏拉图去世之后,亚里士多德离开了学园,离开了雅典,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不满柏拉图没有把学园掌门的位置传给自己,而是传给了柏拉图的外甥斯彪西普。

在离开雅典之后,亚里士多德在希腊世界的几个地方游历了几年,这期间很可能做了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尤其是观察动植物。后来他受到当时马其顿国王菲利普的邀请,来到马其顿宫廷,给王子们上课,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后来成为马其顿国王的亚历山大。喜欢浪漫遐想的人们很喜欢拿这段经历做文章,说这是“最伟大的哲学家遇到了最伟大的政治家”,甚至还有故事说,亚历山大南征北战,总不忘了给老师亚里士多德带来各地的动植物标本,供亚里士多德进行科学研究。但是这些故事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后人一厢情愿的杜撰,亚里士多德遇到亚历山大的时候,这个王子才不过十三岁,而且是众多王子中的一个,根本不知道日后是不是会由他继承王位。而且亚里士多德在菲利普的宫廷里一共只待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些王子要学的东西也很多,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的影响应该非常有限。

离开马其顿宫廷之后,亚里士多德回到了雅典,在一个叫吕克昂的运动场,建立了自己的学园,成为了柏拉图学园的对手。吕克昂学园的遗址就在现在雅典城里的拜占庭博物馆旁边。

据说亚里士多德喜欢一边散步一边给学生讲授和讨论哲学,因此他的这个学派也被叫作“漫步学派”。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享受了大约12年平静的教学和研究生涯。后来亚历山大大帝突然去世,雅典反对马其顿的呼声甚嚣尘上,据说又有人用当年起诉苏格拉底的那个“不敬神”的罪名起诉亚里士多德,因为亚里士多德本身就是马其顿人,并且和马其顿宫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像苏格拉底一样在雅典坐以待毙,而是逃离了雅典。有记载说,他在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时说:“我这么做是为了避免雅典第二次对哲学犯罪”。但是仅仅过了一年,他就因为胃病去世了,去世时只有62岁。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亚里士多德的主要作品。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里最高产的哲学家,据记载,他的作品有多达156部,550卷,大约45万行。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规模庞大的《亚里士多德全集》也就是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有传闻说,亚里士多德是个工作狂,他会在睡觉的时候手里握着一个金属球,金属球下面放一个碗,一旦睡着了,手一松,金属球落入碗中,他惊醒之后就继续工作。这个轶事肯定不足为信,但是我们也能从这里看到,在古代人眼中,亚里士多德的产量有多么惊人。亚里士多德不仅作品的数量惊人,质量更加惊人。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真正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知识门类里面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我们在下一部分内容里再来谈他的这些贡献。

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流传史是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几乎到了可以写一部小说的程度。据说亚里士多德去世前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了自己的学生,漫步学派的第二任掌门特奥弗拉斯托斯手里,而在特奥弗拉斯托斯去世的时候,他将这些作品留给了自己的侄子。他这个侄子不知道为什么把这些手稿都藏了起来,直到大约两个世纪之后的公元前一世纪,这些被藏起来的手稿才被再次发现,这些手稿经过一番辗转,最终被送到了在罗马的漫步学派第十一代掌门安德罗尼科手里。由他把这些手稿分门别类,编辑整理,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亚里士多德作品的基本形态。但是这些手稿交到安德罗尼科手里的时候,很多早已经残破不堪,因此,他的编辑整理工作也并不完美。

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些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最开始并不是被当做完整的著作来写的,而是由安德罗尼科把它们编到一起的,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形而上学》了。这之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产生了一大批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注疏。

但是好景不长,在古代晚期,亚里士多德的大多数著作又一次在西方销声匿迹,只有逻辑学著作还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与此同时,他的著作却经由叙利亚,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希伯来世界。从公元八世纪开始强烈地影响了那里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亚里士多德被伊斯兰和犹太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奉为圭臬,他的著作享受着仅次于宗教圣典的地位。从十二世纪开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又从阿拉伯世界传回了西方,被翻译成拉丁语,西方的学者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先人里面居然有如此博学之士,这直接导致了亚里士多德哲学在西方的强劲复兴。

哲学家和神学家广泛讨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术语和思想,他的思想甚至成为一些中世纪大学中唯一可以教授的哲学思想。在这种背景之中,最终出现了托马斯·阿奎那这种试图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信仰完全融合的伟大尝试。这种带有一统天下地位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十五世纪。这之后,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霍布斯、笛卡尔等一大批科学家和哲学家开始集中火力反对亚里士多德。但是成为几乎所有现代哲学家共同的靶子,难道不也是一种巨大的殊荣吗?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亚里士多德对哲学史的影响。

在前面我们提到,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他百科全书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让他在各个哲学门类里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他的作品涉及逻辑学、知识论、形而上学、物理学、灵魂学说、生物学、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诗学,所有这些都是当时最顶尖的水平。

在这些贡献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亚里士多德被誉为“逻辑学之父”和“生物学之父”。他凭着一己之力发明了演绎逻辑,订立了推理的规则。我们今天学的各种“三段论”的形式,就是亚里士多德从无到有发明的。这种形式逻辑主宰了哲学史两千多年,直到19世纪晚期才由哲学家弗雷格和罗素做出了突破性的推进。严格意义上的生物学研究也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之前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精细地观察各种动植物的结构,并且用一种目的论的方式来解释动植物的每个部分。这种解释思路甚至直到今天都依然主导着生物学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对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他第一次将人类的知识划分为不同的门类,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开启了科学研究的专业化路线。我们知道,柏拉图拥有超高的文学天赋,能够把知识的所有门类都编进一个庞大的精彩故事里;而亚里士多德更像一个今天大学里,高度专业化的学者,只是他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知识门类里都取得了最高的成就。相当于说他一个人同时是逻辑学教授、形而上学教授、伦理学教授、政治学教授、物理学教授、天文学教授、心理学教授、生物学教授、修辞学教授和文学教授。

亚里士多德将知识,或者说广义的哲学,分为三大类,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制作性的知识。其中理论知识的特点是为了知识本身而追求,没有任何知识以外的目的,是一种纯粹的科学研究,包括了形而上学、自然哲学或者物理学,以及数学,而自然哲学里又包括了灵魂学说、天文学、气象学、动物学等等;实践知识是以人的行动为研究对象的,目的是要实现良好的生活,具体来讲包括了以个人幸福为目的的伦理学、以家庭幸福为目的的家政学和以城邦幸福为目的的政治学;制作性的知识是以生产和制作某些产品为目的的,包括了各种技艺,比如造船、医术之类,也包括了修辞学和诗学,因为修辞学就是要制作出有说服力的言辞,而诗学则是要制作出优美的文学作品。

在这三大类知识之外,还有逻辑学,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把逻辑学归入这三类知识之中,因为逻辑学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工具”,是各个学科门类都要用到的东西,因此他的逻辑学著作被统称为《工具论》。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这种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基本方式,成为了西方科学和哲学的标准模式。但是一般的哲学家也就有一两部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把他们毕生最精华的思想都融入这一两部著作,比如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霍布斯的《利维坦》等,只有像亚里士多德和康德这种级别的大哲学家,才能一辈子写出很多部影响力同样巨大的著作,在哲学的各个门类里面,都占据顶尖的位置。

自从现代早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科学研究就成了科学家和哲学家攻击的众矢之的。他的那些科学理论基本上都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了,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世界是永恒的,无始无终;比如他认为一切运动都必然是被推动的;再比如他认为心脏有三个腔。但是他的那些更纯粹的哲学思考,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哲学家们,尤其是他的形而上学、科学方法论、灵魂理论、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和诗学方面的贡献。

在今天的哲学界,依然很有非常多的学者认为自己是亚里士多德的直接后裔,比如有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形而上学理论,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德性伦理学和德性政治学,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修辞学等等。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是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从科学的角度讲,亚里士多德或许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从哲学的角度讲,亚里士多德依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最后编辑:2022年07月01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