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西方历史上著名伦理学著作,“幸福主义伦理学”的巅峰之作,讨论人应该如何生活才是幸福的,给出了幸福经典定义: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

核心内容

第一,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将幸福界定成为“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第二,构成幸福的第一种德性——品格德性;第三,构成幸福的第二种德性——理智德性。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为你解读的是亚里士多德系列作品中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如果你对亚里士多德这个人、他的著作和影响有兴趣,可以直接拖动音频到27:12的位置,我们在那里对这些背景信息做了详细介绍。在之前的每天听本书里面,我们解读过亚里士多德“理论哲学”里面最有名的著作《形而上学》,而这期音频要讲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里面最有名、影响力最大的著作。

这部作品的标题和亚里士多德的大多数作品有点不一样,大多数的标题,都是直接划定了一个学科,比如《形而上学》、《物理学》、《论灵魂》、《政治学》、《修辞学》等等,而这部作品却在“伦理学”前面多了一个“尼各马可”,这是因为从古代开始,至少有三部伦理学著作归到了亚里士多德名下,分别是《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德谟伦理学》和《大伦理学》。

这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名字很可能来自亚里士多德的儿子,他就叫尼各马可,这部著作可能是亚里士多德为他的这个儿子而写的,也可能是他的儿子编辑的,因此就有了这个名字。在这几部伦理学著作里,《尼各马可伦理学》是最有名、最完整,也是影响最大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它通常就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代名词。说起亚里士多德对西方哲学的影响,这部《尼各马可伦理学》丝毫不逊于《形而上学》。在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园》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站在画面的正中间,柏拉图的手里拿的是他讲宇宙创造的作品《蒂迈欧》,而亚里士多德手里拿的就是这部《伦理学》。

在这期音频附属的文稿里,有这幅名画和亚里士多德手里拿的那本书的细部,上面写的是拉丁文的书名《伦理学》,就是指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由此可见,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眼里,亚里士多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还真不是《形而上学》,而是我们这期要解读的这部《尼各马可伦理学》。

其实,不仅是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就是对我们今天的人们来讲,认真阅读亚里士多德的这部作品,也能够从里面学到不少人生哲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作品的核心内容就是: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才算是幸福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也因此被称为“幸福主义伦理学”。

这期音频我来为你解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三个核心内容:第一,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将幸福界定成为“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第二,构成幸福的第一种德性——品格德性;第三,构成幸福的第二种德性——理智德性。

第一部分

好,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幸福与德性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以及普遍而言的古代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我应该如何生活?”或者说“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好的?”这和现代伦理学关注“什么行动是正确的?”非常不同。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的核心关注,不是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如何过好完整的一生;不是要做对一两件具体的事,而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么说当然不是说亚里士多德不关心具体行动,因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也是通过行动体现出来的;而是说,现代伦理学,尤其是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都会将判断一个具体行动的对错当作伦理判断的核心;而在亚里士多德这里,伦理判断的核心要素是一个完整的人是好是坏,一个完整的人生是不是幸福。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追求幸福是所有人生活的最高目的,这么说是非常显然的,因为在希腊人看来,没有别的词比幸福更好了。幸福就意味着某种最高的境界,有了它之后,人生就圆满了,就不需要别的东西了。那么真正的问题,就在于这个幸福到底是什么?这也正是人们的分歧所在。有些人会认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快乐,就是幸福的;有人会认为赢得荣誉,受到别人的赞赏是幸福的;有人认为挣很多钱就是幸福的;也有人认为进行哲学沉思是最幸福的。

关于这些不同的看法,亚里士多德给出了自己的评判。在他看来,如果只是追求欲望满足和感官的快乐,那样的生活似乎和禽兽没有差别,它们无非是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想要传宗接代就交配,如果人仅仅想要过享乐的生活,就把自己看得太低了。追求荣誉的生活看起来好一些,希腊人特别看重的政治生活基本上是以追求荣誉为目标的,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荣誉总是别人给的,如果太看重荣誉,就很容易受制于人,这个人就不可能是一种完满自足的状态。而追求金钱的生活,根本就配不上幸福这两个字,因为金钱只能是工具,而不可能是目的本身,有了金钱之后,我们还是要用这种工具去交换什么东西,而不能仅仅和钱生活在一起。

至于那些认为哲学沉思才是最幸福的生活的人,亚里士多德没有直接展开批评,我们在这期音频的第三部分会看到,亚里士多德其实也认为哲学沉思的生活是最幸福的。虽然如此,亚里士多德还是花了不小的篇幅来批评了他的老师柏拉图,因为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把认识“好的理念”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这也是哲人王有资格统治城邦的原因所在。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这个理念太过虚无缥缈、玄妙莫测,不能成为我们过好人生的真正指南。

在具体批评柏拉图的观点之前,亚里士多德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我们虽然既爱我们的朋友,又爱真理,但是作为哲学家,也就是爱智慧的人,我们应该对真理更加虔诚。”你大概听出来了,这句话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句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最早的出处。

在对一般人和自己老师的幸福观做出了一番批判之后,亚里士多德给出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论证,就是“功能论证”。亚里士多德说,对于一个有功能的事物,也就是有某种特有活动的事物而言,它的最高目的或者最高的追求,就在于把功能发挥好。

比如说,木匠的功能就是做好各种木工活,那么对于木匠而言,最高的目的就是把木工做好;眼睛的功能是看东西,那么对于眼睛而言,最高的目的就是看清楚东西。那么,如果人也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或者特有的活动,那么对人来讲,最高的目的和幸福,就是把人特有的功能发挥好。

那么,人有功能或者特有的活动吗?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有的,因为人的活动,大体上也就分成三种,一类是获取营养维持生命,也就是我们说的新陈代谢,这显然不是人特有的活动,但凡是个活物儿都有,而且我们也不会因为一个人一辈子没病没灾,新陈代谢良好,就说他的一生是完美和幸福的。第二类活动就是感觉和欲求,这个也不是人特有的活动,因为只要是个动物,就都有感觉和欲求,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人不能把自己仅仅看作只追求感官欲望满足的动物。人还有第三类活动,那就是理性的活动,这个确实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也就是人之为人特有的活动,理性活动也就是人特有的功能。

既然前面说了,对于任何一个有功能的事物而言,它的最高目的,就是要把功能发挥好,那么对于人这种理性的动物而言,他的最高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理性发挥好,这就是人的幸福所在。而把自己的功能发挥好,就是我们说的“德性”。在希腊语里,德性这个词本身并没有那么强的道德意味,它的意思其实就是卓越,就是把自己特有的功能发挥好,把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样,亚里士多德就给出了他那个经典的幸福定义:“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

在这个定义里,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活动”,因为人的幸福并不在于拥有多少卓越的品质,而在于通过行动把这些卓越的品质实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在解读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时强调的,在潜能与现实之间的差别。就像在奥林匹克竞赛里,我们是给实际上跑第一的运动员颁发金牌,而不是给有能力跑第一的运动员。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有两种能力都和理性有关,一方面是人的情感和欲求能力,它们可以服从理性,比如说我开车的时候很想对前面一个开得很慢,车上贴着“实习”标志的司机发脾气,但是理性告诉我,谁都有刚开始练车不熟练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着急,这样我的情绪可能就平息了;再比如,我想吃面前的这块奶油蛋糕,但是考虑到我正在减肥,我的理性劝说欲望不吃这块蛋糕。这就是我们说的人的第一种理性能力——欲望服从理性的能力。除了情感和欲求服从理性的能力之外,我们还有另一种更纯粹的理性能力,也就是理性自己发挥作用的能力。

比如刚才的例子里面,劝说我不要发脾气,或者不要吃蛋糕的那种理性能力,就是所谓的实践理性;同时,我也有学习数学物理之类的理论学科的理性能力,那就是理论理性。根据这两种和理性有关的能力,一种是服从理性力,另一种是理性自身发挥作用,亚里士多德相应地把德性也划分为了两类:第一类是品格德性,这种德性接近我们说的道德,它的核心特征就在于,我们的情感或欲求服从理性的要求;另一类德性就是与思想有关的德性,或者叫作理智德性,它的核心特征在于理性自身的出色发挥,也就是求真。

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读的第一个内容,亚里士多德如何看待幸福,又如何把幸福和德性联系起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追求幸福是所有人的生活目的,但是幸福到底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亚里士多德并不是一个相对主义者,不认为只要你觉得好就应该追求,他主张有一种客观的价值,是我们作为人都应该追求的,那就是将我们人特有的理性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这种充分发挥就是德性,因此“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活动”。根据灵魂有理性的两种方式,德性也相应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品格德性,另一种是理智德性。我们在后面两个部分就分别来谈这两种德性。

第二部分

亚里士多德给出的这个幸福的定义,听起来好像很狭窄,也很具体,但其实相当宽泛,而且很符合我们的日常直觉。它说的不过是我们作为人,要过真正配得上“人”的生活,而不是更低的生活,人不要沦落到和其他动物相同的境地。

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同样的事情才算幸福,也没有像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主张的那样,每个人在城邦里都有一个天然确定的位置,只能做一项工作;而只是强调,我们和其他动物不同,我们要发挥理性能力,这样才实现了属于人的幸福。至于具体要如何发挥我们每个人的理性能力,其实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比如我们可以做理论研究,也可以从事政治,或者掌握某种技能,这些都是发挥一个人理性能力的不同方式。

既然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我们自然就需要进一步来看看德性是什么。我们先来看构成幸福的第一种德性,也就是品格德性。品格德性就是我们灵魂中与情感和欲求有关的那部分的德性,就在于欲求和情感要符合理性的要求,也就是用理性要求的方式去产生情感和欲求,比如勇敢这种德性就是按照理性的要求去感受恐惧和自信,既不怯懦也不鲁莽;节制这种德性就是按照理性的要求满足食、色、性这些方面的身体欲望,既不放纵又不是各种冷淡;慷慨就是按照理性的要求看待金钱,帮助需要的人,既不吝啬又不挥霍;温和就是按照理性的要求来对待生气这种情感,既不是对所有不公正的事情都忍气吞声,也不是轻易发怒,等等。

你可能注意到了,在描述上面几种德性的时候,我们都提到了与这种德性相对应的另外两种不好的状态,比如勇敢和怯懦、鲁莽相对;慷慨和吝啬、挥霍相对。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在界定品格德性时提出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说,品格德性是某种中道。

这个学说听起来很像中国传统思想里的中庸,确实也有“执两用中”的味道,也有人就直接用中庸来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学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种伦理德性都是在过度与不及之间的中道,而过度和不及就是和德性相对的“恶性”,是坏的灵魂状态。比如在怒气方面过度就是易怒,而不及就是毫无血性,相对于温和这种中道状态,易怒和毫无血性都是不好的状态。

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这个中道学说,有两点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第一点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理解中道,因为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他这里讲的中道,并不是算数意义上的中间点,而是对于行动者而言的恰到好处,类似于我们说的“增之一分则嫌多,减之一分则嫌少”。本质上讲,就是按照理性的要求表达情感和行动,要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事情和正确的人,用正确的方式,实现正确的目标。

这个中道学说其实讲的是正确,而不是简单的中间。它不是给出一个必须要如何行动的简单规则,而是要求我们考虑一个人身处其中的具体情境,做出具体的道德判断。比如勇敢这种德性通常要求士兵坚守阵地,但是在一场具体的战斗里面,统帅需要做的并不是按照“坚守阵地”这个简单的规则下命令,而是要考虑敌我力量的对比,地形地势的对比,还有比如说双方援军的位置,这场战斗在整个战役里的重要性,等等,通盘考虑这些事情之后,统帅才能决定在这个具体的情况之下,是要勇敢到底死守阵地,还是选择战略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二点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在所有的情感和行动之中都有中道,或者说中道不能无限细分。有些情感和行动,本身就是错误的,比如嫉妒和幸灾乐祸的情感,比如偷窃和通奸的行为,它们本身就是错的。我们不可能讨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人、用正确的方式通奸,这样一种中道。当我们确定了节制是中道,和它相对的是放纵和毫无感觉,那么我们就不能再讨论放纵是不是还有一个中道了。

就是用这种中道的分析模式,亚里士多德前后一共讨论了十一种品格德性,除了刚才提到的勇敢、节制、慷慨、温和之外,还有正义、真诚、友好甚至风趣,以及一些和当时希腊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德性。在分析这些具体的品格德性的时候,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扩大了希腊人通常讨论的德性的清单,通过分析我们的情感和欲求,同时考虑日常的语言使用,亚里士多德补充了很多平时不被人们注意的德性,以及与它们相应的恶性。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在前面我们提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关注的是一个人的整体状态,而不是着眼于一个具体事情的对错。亚里士多德很清楚地区分了有德性的人和有德性的事。有德性的事比较容易实现,比如我可能因为统帅的命令而勇敢地坚守阵地,我也可能偶然地做出了一个正义的分配。但是这样通过别人的指令或者偶然的原因做出来的行为,并不能表明我是一个勇敢或者正义的人。这就是行动和人的差别。

那么亚里士多德对有德性的人还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呢?在他看来,真正有德性的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他知道德性是什么,不是偶然地做出一个有德性的事情;第二是他要自己做出决定去做有德性的事,而且不是因为这件事会产生什么进一步的结果,而是为了这件事本身而选择它;第三个条件是要一直用相同的、稳定的方式做出决定,而不是朝三暮四。比如说,一个商人总是做到童叟无欺,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赢得好的名声,从而挣更多的钱,而是因为他认为童叟无欺本身就是正确的,这样他就是一个正义的人,而不仅仅是做了一些正义的事。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要获得品格德性,需要从小的正确教养。我们通过做正义、节制、慷慨之类的事情,逐渐学会在类似的场合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和欲求,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这个过程最开始当然是按照外在的要求,比如法律的规定、父母的命令,但是在这个逐渐获得品格德性的过程中,孩子自己的理性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最终可以把这些外在的要求内化,用自己的理性来决定每个情况下如何行动,才符合德性的要求。

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到了亚里士多德如何看待灵魂中的第一种德性,品格德性。这种德性是灵魂中的情感和欲求服从理性的状态,它是一种中道,是一个人在知道什么是德性的前提下,为了德性本身的缘故选择德性的行动,并且一如既往地这样选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品格德性里面理性的要求如何体现?以及灵魂拥有理性的部分有哪些德性?

第三部分

这就是我们这期音频接下来要讨论的:理智德性。

理智德性就是灵魂中纯粹理性的那个部分的卓越品质。灵魂中纯粹理性的部分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认识不变的客观世界的部分,亚里士多德称它为“科学的部分”;另一种是针对可变的人类事务进行“理性计算的部分”。灵魂科学的部分有三种德性,一种是把握科学大前提的“理智”;一种是进行科学演绎推理的狭义的“科学”;第三种是关于最高的科学对象的“智慧”,这些对象主要就是我们在《形而上学》这本书里看到的存在本身和神。

进行理性计算的部分有两种德性,一种是生产各种产品的技艺,比如木匠的技艺,医生的技艺,或者诗人的技艺;另一种是明智,它是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整体目标,以及帮助品格德性确定具体情境下应该如何行动的德性。这五种德性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明智和智慧。我们下面来具体讨论一下这两种理智德性。

明智和品格德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前面讲到,品格德性并不是一些简单的普遍规则,我们只要照着执行就行了,而是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地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之后确定怎么行动才是符合德性的。这种审时度势就需要理性参与其中,也就需要一种进行计算的理性能力,它帮助我们把一个相对宽泛的目的转化成一个具体的行动,比如我的目的是“做勇敢的事情”或者“做节制的事情”,这个目的是由我的品格或者品格德性确定的,但是这个目的还不够具体,不能直接转化成行动。这个时候明智就开始考察各种相关的要素,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这些东西,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告诉我到底要怎么做就算是勇敢,怎么做就算是节制。

这个从一个相对宽泛的目的开始进行分析,一直到得出一个具体行动的过程,被亚里士多德比作解一道数学题的过程,这个思虑和分析过程的结果就是一个“决定”。

我们前面说到,品格德性要求行动者自己做出决定,这就是说品格德性需要理性参与其中,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不过脑子、按照现成习惯行动的过程。我们有些人可能天生倾向于勇敢,有些人天生倾向于节制,这些当然是很好的禀赋,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如果没有明智这种理智德性的参与,这些自然禀赋只能被称为“自然德性”,最多是说我们有了拥有德性的良好起点和基础,但是还远不是“完全德性”。就像一个壮汉如果眼神儿很差,那么他的身强体壮可能根本不会成为优点,反而可能会拖累他。这些良好的自然禀赋,如果没有理性的规定和约束,也不一定能产生好的结果,反而很可能被误用。

我们再来说说灵魂中科学部分最高的德性——智慧。我们知道,哲学 philosophy这个词,在希腊语里的意思就是“爱智慧”,哲学家爱的这个智慧就是最高的理智追求,是理论理性所要认识的最高对象。就像今天的人们经常觉得哲学讨论的问题玄之又玄,却百无一用;希腊人也同样认为像泰勒斯、赫拉克利特这样的自然哲学家研究的东西“超凡、惊人、困难、神圣,但是毫无用处,因为他们追求的并不是属于人的好”。

作为一个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当然不会同意这个观点,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最后,给了哲学沉思的生活最高的赞美,用了一大堆最高级的好词来形容这种生活,说它是最高的人类成就,是最能够持续享受的活动,是最令人快乐的,哲学沉思需要最少的外在条件因而是最自足的,还是最适合闲暇的活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种沉思活动是最神圣的。

我们在解读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时讲到过,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个宇宙的第一推动者,也就是神,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沉思它自身。人在进行哲学沉思的时候,可以沉思到神的本性,因此这种沉思就非常接近神对自己的沉思,这是人最接近神的状态,这个时候人就超越了人的状态,达到了神圣的状态。因此这种哲学沉思的生活是最完美、最幸福的。和它相比,实现明智的那种实践生活只能算是“次一级的幸福”。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点,亚里士多德如何看待理智德性。我们特别解读了五种理智德性里面最重要的两种,一个是明智,它是我们行动领域最重要的理智德性,正是它提供了品格德性里面理性的要素;另一个是智慧,它是纯粹科学认知领域最重要的德性,这种德性的实现就是哲学沉思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人能够实现的最高的幸福。

总结

到这里我们就解读完了《尼各马可伦理学》从幸福到德性的核心内容,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所有人生活的目的,但是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大不相同。亚里士多德用著名的“功能论证”给出了他对幸福的理解:幸福就是把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有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我们的理性能力。人类的理性能力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情感和欲求能够服从理性,这就是我们的品格德性,比如勇敢、节制,它们是灵魂的一些中道状态。另一个是灵魂中纯粹理性部分的德性,这个就是我们的理智德性,在五种理智德性里面,明智和智慧是最重要的,明智是实践理性的最高德性,是贯穿品格德性的理性要求;另一个是理论理性的最高德性,实现哲学沉思就是人最大的幸福所在。

我们这期音频解读的幸福和德性的问题,只是《尼各马可伦理学》最核心的内容,这部作品还有很多非常精彩的论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比如亚里士多德对“责任”的理解直接影响了当代法学家认定当事人的责任;比如,亚里士多德对“快乐”的问题做出了非常细致入微的讨论,他既赋予快乐在幸福生活中重要的作用,又拒绝一种简单的享乐主义;比如,亚里士多德很深刻地解释了,我们为什么有时候明明知道一个事情是错误的,但还是会控制不了自己去做错的事情;再比如,亚里士多德给出了西方哲学史上对“友爱”问题最透彻的分析,解释了朋友对一个人的幸福来讲到底有多么重要。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虽然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写就,但是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至少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强调。

首先,亚里士多德像他的老师柏拉图一样,强调人要发挥理性的能力,实现各种德性,这看起来非常符合我们的直觉,因为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如果我们一辈子都没有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这辈子基本上也就算是白活了;但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并不像柏拉图在《理想国》里那样,给每个人设定一个最适合的位置,要求每个人只能做一件最适合的事情,他所主张的理性是更加多元化的理性,每个人可以发挥适合自己的理性能力。

第二,亚里士多德给出了一种在情感欲求和理性之间更加平衡的道德心理学,他承认情感和欲求是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道德生活中意义重大,同时也强调道德判断中理性的核心地位,强调审时度势地进行具体的分析,他不像柏拉图那样过分重视理性,甚至要压制欲望,他也反对柏拉图主张认识了“好的理念”就能够实现幸福,他对柏拉图的批评甚至成了“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句名言的源头。

第三,亚里士多德关注人生的整体问题,他想要回答“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而不是着眼于评判某个具体的行动是对是错。这第三个方面尤其激发了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在1958年,维特根斯坦最得意的学生伊丽莎白·安斯科姆发表了一篇非常著名的论文,叫作“现代道德哲学”,在这篇论文里,她对各种现代道德哲学理论,尤其是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做了深刻的批判,号召道德哲学家回归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传统,学习他们追求幸福的人生目标,着眼于德性的分析思路,以及高度现实的道德心理学。这篇论文直接催生了当代的德性伦理学运动,一大批学者走上了重新理解西方伦理学传统,重新思考伦理道德问题的道路,而在探讨德性伦理学的这条道路上,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始终是学者们最重要的指路明灯和灵感源泉!

以上就是关于这本书的全部内容,下面我们再为你做一个延伸阅读,介绍一下亚里士多德这个人、他的著作和他的影响,理解了这些对于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会有很大帮助。

最后编辑:2022年07月03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