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刘玮 包括《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道德形而上学》等。

关于本书

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看起来存在着一个“鸿沟”。《纯粹理性批判》处理的是科学知识和必然性的领域,《实践理性批判》讨论的是道德和自由的领域,如何让人同时跨域这两个领域,是康德晚年努力要解决的问题。《判断力批判》就是康德统一必然与自由,科学与道德的伟大尝试。其中“审美判断力批判”的部分也成为西方美学思想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核心内容

康德通过“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两种方式,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建立桥梁,尝试统一自己的“三大批判”。这两种判断力,都是在感性和知性提供的材料(必然性的领域)之上,通过想象力和理性的自由发挥(自由的领域),形成“美的”与“有目的的”判断,在形成这两种判断的过程中,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自由,因而也具有道德力量。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要为你解读的是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作品《判断力批判》。

在哲学史上,康德是我们绕不过去的高峰。我会用三期音频,带你初步了解康德最重要的作品,《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它们合起来就叫“三大批判”。

这三大批判,讲的是人类追求的三种核心价值,真、善、美。《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分别讲了真和善的问题,今天要讲的这本《判断力批判》讲的是美。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判断力批判》是一部西方美学经典。

不过,如果只是把《判断力批判》当作一部美学著作,就把它看得太简单了。这本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确实在讨论美学,比如美的本质是什么?艺术家是天才吗?这部分叫做“审美判断力批判”,在讲哲学史的时候,老师一般也把重点放在这部分。

但是,这本书还有第二部分,叫作“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目的论,是哲学里的一个专有名词,简单来说,就是把世界上的事物看作一个有目的的整体。比如说,一个生物的各个组织,它们的目的就是让生物生存下去;不同类的生物,它们的目的是让整个生态系统有序运转。

这个目的论,听着跟审美好像没什么关系啊?康德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内容放在一起呢?这就要说到这本书标题里的“判断力”这三个字了。康德这里说的“判断力”,是人的一种认识能力,意思是说,人必须把一个特殊的对象,放到普遍的概念之下才能认识它。这句话听着很抽象,其实不难理解。我眼前有个红色的、大体上是球形的、散发香味东西,我必须把它归到“苹果”这个概念下,才能认识它。康德认为,我们能够感受到美,意识到世间万物各有目的,就是因为我们利用自己的判断力把对象放到了“美”和“目的”这两个概念之下了。至于“批判”,跟《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一样,你可以理解成“考察”的意思。

所以,美不是这本书的核心,判断力才是。接下来,我就围绕判断力,分三个部分来讲这本书。前两部分给你说说康德的“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分别是怎么回事。在最后一部分,我会跳出《判断力批判》这本书,从更宏观的视角为你总结一下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

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说说审美判断力。

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真的是一个让人很头疼的问题,相比真和善,美好像更主观。同一幅画,有人把它吹得神乎其神,但可能我就是看不出它美在哪儿。但是,美好像又不完全是主观的,大多数时候,对什么是美的,我们能跟别人达成一致。假如我非要说《蒙娜丽莎》一点都不美,估计很多人都不会答应,还会拿出很多理由向我“证明”这幅画非常美,“证明”美具有普遍性。

你看,审美是主观的,但同时又是普遍的。这不是矛盾的吗?康德就从这个矛盾入手,开始讨论: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首先,康德完全赞成审美是主观的。他认为,我说一个东西“美”,是因为它让我们感到愉悦,这种愉悦应该没有功利目的。举个例子,如果我看到了《蒙娜丽莎》这幅画,我很喜欢它,感到很愉悦,是因为我想拥有它,或者这幅画让我联想到了我的初恋情人,那这种愉悦就是功利的,我体验到的就不是他所说的审美体验。

那么,审美到底是什么呢?在康德看来,审美体验只有单纯的愉悦。这种单纯的愉悦,是因为我在观看《蒙娜丽莎》的时候,它刺激了我的想象力,让我和这幅画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种和谐给我个人带来了愉悦的感受,这就是审美体验。这样看来,审美体验是属于我个人的,也就是说,审美是主观的。

既然审美是主观的,那为什么在什么是美的这个问题上,我们又能跟其他人达成一致呢?审美的普遍性从何而来呢?

康德是这样回答的,他说:因为审美没有功利目的,所以它具有普遍性。这句话听着有点绕,我来为你解释一下。

你想想,功利目的,其实和我们个人的偏好、性格、环境密切相关,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会觉得自己的情人特别好看,但是其他人不见得会这么想。这个人觉得自己的情人好看,是因为他对情人有爱,这种爱中一般包含占有欲,因为我们肯定会希望情人是只属于自己,这种爱就是功利的。所以,“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是我们前面说的那种单纯的审美愉悦,也就不具有普遍性。

康德说,真正的审美没有功利目的,所以,做出审美判断的人就有理由认为,其他人也也会做出跟他一样的判断。我觉得《蒙娜丽莎》这幅画真美,我做这个审美判断的时候,排除掉了所有个人因素,没有考虑我有什么目的,也没有考虑它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样的话,我就有理由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跟我做出相同的判断。

我的这个想法有根据吗?康德的答案是,有。他是这样解释的,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觉能力和认识能力,所以我们也应该有相同的审美判断力。假如我说《蒙娜丽莎》一点都不美,肯定会有人无法接受。在他看来,这就好像我把2+3算成了6,把撒谎说成了道德的。所以,审美判断和数学判断、道德判断一样,是普遍的。

但是,审美判断和数学判断、道德判断又不完全一样。在康德看来,数学和道德的普遍性是客观的,可以证明。我可以向一个人证明2+3等于5,也可以证明撒谎是错的。但是我不能给出同样客观的理由,向另一个人证明玫瑰花是美的。所以说到底,“美”还是一种主观感受。

说到这儿,我来总结一下,康德对审美的理解可以总结成3句话:审美是主观的,但是审美体验不能有功利目的,所以审美判断是普遍的。

这个观点,虽然听起来有点绕,但是不难理解,也符合我们对美的直观感受。不过,康德讨论这个问题,不只是想讨论清楚审美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抱负,他要借此证明他的思想体系是统一的、完整的。

康德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就要说到康德的另外两大批判了。康德在写完那两本书之后,发现自己的理论体系存在一个难解矛盾。想要理解这个矛盾,我们需要稍微讲一下那两本书的主要观点。《纯粹理性批判》讲的是讲人怎么认识世界,康德在书里提出一个观点,认为自然界中,一切都是必然的;《实践理性批判》讲的是道德的问题,康德在书里提出,人是自由的。那如果一切都是必然的,也就是被决定的,人怎么会是自由的呢?这就是两本书之间难解的矛盾,康德自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讨论审美,提出判断力这个概念,就是想要用判断力这个概念化解这个矛盾。

判断力这个概念为什么能够化解这个矛盾呢?在康德看来,审美是主观的,这是因为人是自由的。同时,审美又是普遍的,这是因为一切都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在做审美判断的时候,肯定需要让自由和必然协同作用。这样一来,自由和必然,就不矛盾了。

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我来给你举个例子。要判断一朵玫瑰花美不美,我首先需要感觉到它是红色的、有很多花瓣、散发着香气这些特征,然后认识到这是一朵玫瑰花,以及玫瑰花的普遍特征,这些在康德眼里,都是自然界里的必然。在《纯粹理性批判》,康德把它们统称为现象。

之后,我需要让想象力发挥,让这些现象和我主观的情感建立联系,好像这朵花是为了让我愉悦才存在,这就是康德所说的,人的自由。在康德看来,不管欣赏美的观看者,还是创造美的艺术家,都能在审美中体会到一种超越现象的自由。这个时候,必然跟自由,不就不矛盾了吗。

康德用这个观点,还解释了一个艺术理论问题,很多哲学家、艺术理论家都认为,伟大的艺术品能给人带来道德体验。在康德看来,我们在审美中体验到的自由,和道德领域体验到的自由是相通的,所以,审美体验会给我们带来跟道德体验类似的感受。

说到这里,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是什么意思,你应该大致已经了解了。

在康德之前,讨论美学的人主要有三种看法,有的人认为美是事物的的客观属性,比如说,玫瑰花很美,是因为玫瑰花有美这个属性;有的人认为,美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我们认为玫瑰花美,就像我们认为1+1等于2;还有人认为,美是完全主观的,人和人之间没办法达成共识。

这几种观点,看起来好像穷尽了有关美的讨论,而且相互矛盾。康德就用自己的天才,提出了一个复杂又自洽的新说法,他论证了美既是主观的,又具有普遍性,还解释清楚了审美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康德的这个美学理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革命,对后来的美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

说完了审美判断力,接下来,我们来说《判断力批判》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目的论判断力。

前面提到,目的论的意思是说,把世界上的事物,看作一个有目的的整体。这样的观点很早就出现了,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论证:这个世界上一切东西的存在,看起来都是服务于某个目的的,比如眼睛是为了看东西,眼睑和睫毛是为了保护眼睛,等等;而有目的的东西就不该是随机产生的;所以,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有理性的神预先设计和创造的。这是一个典型的目的论思维的例子。这种思维方式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也成了主导西方思维两千多年的主流理论。整个中世纪的神学思想都是把上帝当作整个宇宙的终极目的,所有其他的事物都符合上帝预先设定的目的,就是因为背后有目的论的思维。

到了16世纪,科学革命兴起之后,人们在批判神学思想的同时,也开始批判目的论思维。很多思想家开始接受一种相反的世界观,叫做机械论。所谓机械论,就是用物质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解释世界,比如牛顿的物理学体系里面,就不需要有一个神来作为最终的目的。

康德生活在18世纪,现代科学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康德也非常认可现代科学。那他为什么又要把古老的目的论思维搬出来呢?这个问题也让很多学者非常头疼,甚至有人怀疑康德在写这部分的时候已经头脑衰退,老糊涂了。

我认为,这样的批评对康德不太公平。康德出版《判断力批判》的时候不过才66岁,在那之后,他还出版了好几部重要的著作,思维依然相当敏锐和清晰。更重要的是,目的论虽然是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的典型思维方式,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而且,康德用他特有的方式发展了目的论,提出了一种带有康德印记的目的论。

我们来比较一下。传统目的论认为目的是客观存在的,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然事物之中,需要我们去认识。沿着所有的事物都有目的,一层一层向上去找,人最终可以证明神的存在。

但是,康德不认为“目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目的论判断是人从主观的角度做出的判断,类似前面讲的审美判断,是我们的理性对现象进行反思之后得到的一个观念。简单说来就是“自然不做无用功”。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组织,都是有用的,服务于某个目的,所有的部分加在一起又服务于有机体整体的目的,也就是它的生存和繁衍。

康德的这个观念,对于今天的生物学研究依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举个例子,面对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比如一组蛋白,如果生物学家无法确定它对整个有机体的作用和目的,这个研究看起来就没有真正完成,还有更多工作要做。换句话说,生物学家遵循的这个目的论,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有指导意义的观念,就像是企业的愿景,它不是客观存在的。这个目的论的观念,不存在自然本身,而是人赋予自然的。

康德认为,我们在观察具体生物时产生的这个目的论观念,会自然地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和宇宙,发现超出机械因果关系更大的目的论。我们会觉得,整个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和谐运转的有机体。我们今天说的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或者“天人合一”,背后都是这种思维。在康德看来,这种思维最终得出的结论,宇宙中的一切肯定不是偶然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一个全知、全善、全能的上帝,预先设计和创造出来的。但是,康德也很清楚,用这种目的论的方式推论出来的上帝,就像生物学家遵循的目的论一样,它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一个有指导意义的观念。

这样一来,康德就用他特有的方式,改造了在西方思想史上流行了两千多年的目的论思维方式,把“目的”变成了人的理念,而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你发现了吧,康德发展目的论的这个推理,跟他分析审美判断的推理逻辑是一样的。我们来稍微回忆一下,我们在做审美判断的时候,肯定需要让自由和必然协同作用,做目的论判断的时候,也是一样。这样一来,他就再次证明了,自由和必然是不矛盾的。

我想再用一个例子来为你说明康德的论证。要想形成一个目的论判断,我们首先得对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就说一株植物吧,我们首先要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它的各个部分,在康德的体系里,这些都是现象,是自然界中必然的部分。接下来,人的理性会发挥作用,形成了目的论的判断,认为这株植物的各个部分都是服务于整体的。这个判断,在康德这里,跟我们之前说过的你觉得花是美的一样,都来自于人理性中的自由。

所以,在这个推论里,康德再次证明了,必然和自由不是矛盾的,自然界中必然的部分和人类理性中的自由是协同的。用这种方式,康德又一次试图统一三大批判。

统一三大批判是康德晚年面对的最大挑战,那么他在《判断力批判》里做的两次尝试是不是成功呢?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很难在一期听书的时间里为你详细解释。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很欣赏康德这种竭尽全力,想要让自己理论的不同部分,实现前后一致和自洽的努力。让自己的理论能够自洽,也是任何一个严肃的哲学家都必须具备的素质。

第三部分

说完了《判断力批判》的主要内容,我再从更宏观的视角为你总结一下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也就是经典的“康德四问”,它们分别是:

我能够知道什么?

我应当做什么?

我可以希望什么?

人是什么?

我们要注意,前三个问题里面,用的都是能够、应当、可以,这样表达可能性的词。这说明康德关心的不是现实的情况,比如我知道了什么、做了什么。他关心的可能发生的情况,他问的是指向未来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能够知道什么?对应《纯粹理性批判》的内容,康德想要探求人类知识的边界。他给出的答案是:如果恰当地运用感性和知性能力,我们就可以对经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知识,可以给自然立法,但是超出经验和现象范围的东西,也就同时超出了知识的范围,我们应该限制理性想要越界的冲动。

第二个问题:我应当做什么?对应着《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和《道德形而上学》这两本书。在这三本书里,康德要探究的是道德的本质,他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应当根据实践理性颁布的、普遍的道德法则行动。实践理性能够颁布道德法则,我们能够按照实践理性的命令行动,前提都是我们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现象层面的,而是本体层面的。在道德领域,我们不需要限制理性的运用。

第三个问题:我可以希望什么?这个问题大体对应着《实践理性批判》的一部分内容、还有《判断力批判》,和康德晚年专门讨论宗教问题的著作《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康德想要探索宗教和人类认识的整体性问题。他给出的回答是:从道德出发,我们可以设定灵魂的不朽和上帝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希望自己服从道德法则,也可以希望人的幸福最终能和道德相匹配;从目的论思维出发,我们可以希望一个理性的上帝的存在,把整个世界统一成一个有秩序、有目的的整体;从审美判断和目的论判断出发,我们还可以希望必然与自由、科学与道德,最终可以成为一个整体。

这三个问题,最终汇聚到一个问题上,那就是“人是什么”。你发现了吧,这个问题跟前三个很不一样,这是一个关于事实的问题。这说明,理解人的本质,是康德整个哲学的最终落脚点。探索人的知识、道德和信仰,最终都是为了理解人的本质。这么看来,其实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在回应古希腊神庙门前的那句著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结论

好,到这里,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就给你解读完了。作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康德的哲学体系标志着启蒙运动的巅峰。他把每一个敢于和善于利用自己的思考的人,都提升到了自然的立法者、人类的立法者、宗教的创立者的高度。康德在一篇小文章《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启蒙?》里面,给“启蒙”下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定义:启蒙就是敢于运用你自己的思想!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牢记在心。

撰稿:刘玮

最后编辑:2022年08月01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