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不但是“大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更兼具社会学、科技史等知识,还是伏特加酒的世界级权威,笔触中洋溢着生活的情趣,因此本书广受追捧,比尔·盖茨也是他的粉丝和赞助人。

关于本书

《极简人类史》,是作为美国的中学参考读物来写的,美国500多所中学把这本书选为“参考手册”,推荐给青年教师。这是克里斯蒂安面向大众写的一部人类简史,比他在这方面的专著更好懂,也更好看,更适合初学甚至零基础的读者。

核心内容

“大历史”学派的历史研究方法,是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上,用更宏观的视角,略过一切细节,来观察人类历史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找到我们想要的所谓历史规律、历史常识。或者换句话说,“大历史”学派关注的是历史的“干货”。

以“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从我们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智人算起,我们已经有25-30万年的历史了,按照“复杂性的不断提升”,这本书把这么长的历史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采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

前言

要说的书是《极简人类史》,《人类简史》的作者,是以色列的青年历史学家赫拉利,那本书主要还是以科学技术和社会形态的发展为线索的,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极简人类史》呢,它可以说比《人类简史》还要“简”,不光更简明扼要,还更宏观,它用短短十几万字,就把我们人类整个历史给讲完了,你看它的副题:从宇宙大爆炸到21世纪,这是多大的跨度啊,那这么多内容是怎么塞进这么一本小书里的呢?这就要说到这本书提倡的历史观:“大历史”。

所谓“大历史”学派,他们写历史,不是按年代,也不是按国别,而是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上,用更宏观的视角,略过一切细节,来观察人类历史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不同时代人口增长的规律啊、经济总量变化啊、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迁啊、各种科技发明的先后顺序啊,只有把这些东西从无穷无尽的历史故事和细节背后挖掘出来,才能更一目了然地看明白,我们今天的世界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才能找到我们想要的所谓历史规律、历史常识。或者换句话说,“大历史”学派关注的是历史的“干货”。

这本《极简人类史》的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就是大历史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写过一本书叫《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这本书让他一举成名,还征服了一位超大牌的粉丝,就是比尔·盖茨,盖茨说听了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课之后,立刻成了他“忠实的学生”,而且还开出1000万美元支票资助他搞了一个“大历史公开课”的项目,巡回演讲——所以你看,谁说历史知识不能转换成经济效益呢?

这本《极简人类史》,就是《时间地图》的一个绿色减配版,是作为美国的中学参考读物来写的,更好懂,也更好看,更适合初学甚至零基础的读者。下面我们就一起跟着大卫·克里斯蒂安,开启这趟“18分钟走完人类历史”的旅程吧。

第一部分

先说这讲“人类历史”的书,为什么要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写,这不是简单地玩噱头,而是因为首先,宇宙大爆炸是一切的源头,构成地球包括我们人体的各种元素,都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其次,作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演化,这个过程跟行星构成的过程非常相似,都是在一个高密度的共同体里边,不同的团体相互交往越来越多,彼此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忽然一下,新的国家新的社会结构就出现了,这就跟行星形成的过程非常相似。你看,要领悟大历史学派的想法,就得有这种看问题的高度。

当然这本书的主角还是我们人类哈,所以很快又从宇宙说回地球了,地球形成、生命诞生、从小细菌到大恐龙,终于,距离今天大约25万年前,在东非,我们的祖先“智人”闪亮登场,下面的剧情就由我们人类接管了。

以前我们看过的历史书,也把人类历史分成不同的阶段,但这些分法多少都有一点争议,这本书里边,克里斯蒂安是按照“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把人类历史分成三个阶段:采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这么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克里斯蒂安回答说,是根据社会“复杂性的不断提升”,注意,这也是他的“大历史”研究法的主要视角,或者说,他认为历史是按照这个逻辑来发展的。

那我们就依次来看一下这些时代里都发生了什么事,先说采集狩猎时代。这个时代大约是从公元前30万年-25万年,到公元前1万年,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目前为止的历史,绝大多数都是处在采集狩猎时代。

这个时代,有这么几个特点:1.采集、狩猎,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或者说食物来源,我们主要就靠这两种途径来维生;2.技术进步飞跃,这里有一个例子,说我们人类的祖先是智人,智人的前身是直立人,他们曾经使用一种没有斧子把儿的石斧,在100万年里这种石斧的工艺都没进步,但到了公元前20万年左右,忽然突飞猛进,这就是智人在那个时代开始崛起的证据;3.生活悠闲,由于那时候的社会结构很简单,人每天花上几个小时弄到这一天的生活必需品,能填饱肚子,剩下的时间就没什么事了,所以说那个时代的人类生活压力是最小的,但是相应的弊端也有,就是寿命短,平均寿命可能不到30岁

那在这么一个长达20多万年的时代里,我们的祖先有什么成就呢?归纳一下,也是主要有三项:第一,我们真正成为了“人类”,这个怎么理解,作者问了一个问题,“什么使我们与其他物种截然不同?”他的答案是:使用语言符号。什么直立行走啊、制造工具啊、社群交流啊这些,以往被认为是人类特有标志的,其实其他物种,比如黑猩猩,也能做到,但唯有语言符号,这是我们真正特有的本领,语言符号能让我们的交流不仅限于眼前看到的,还能谈过去和未来,能谈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梦”、“灵魂”、“魔鬼”这些概念,而且语言符号可以把知识和经验一代一代传下去,从而我们人类这个物种能实现“群体学习”,就是这种学习,最终成就了我们;

第二,我们爬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凭着这种学习能力,我们一代代积累下来的狩猎本领越来越强,从发明标枪、弓箭、火把这些高科技武器,到打猎时候团队配合的种种战术,我们对其他物种的优势越来越大,慢慢结果就是,只有我们吃别的动物,别的动物很难吃我们,除非是一些老弱病残或者落单的个体,所以你看,今天挖出那么多古代巨兽的化石,猛犸象、短面巨熊、澳洲古巨蜥,这些动物哪去了?不是被我们祖先吃光了,就是在生存竞争中被我们淘汰了;

第三,我们完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迁徙,上面说了,我们能捕猎到和采集到的食物越来越多,同时我们在自然界的天敌越来越少,这结果就是人口增长,在一块土地上,猎物有限,人多了不够分,怎么办?就得有一部分人离开这,到别的地方寻找新的家园,就这样,我们从非洲老家出来,走向世界各地,现在的基因研究证明,今天地球上所有人,共同的祖先都来自非洲,而早在采集狩猎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走遍了地球上除了南极之外的每一块大陆,可以说我们今天世界的格局,各个国家、民族的分布,在采集狩猎时代的大迁徙中就奠定雏形了。

但要是我们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吃,那有多少土地也不够吃的,最终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人口不断增长之下的吃饭问题的呢?靠的就是,我们实现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发明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农业。我们的历史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农耕时代。

前面说我们的祖先从东非走向世界各地,其中有的人往北,走到今天埃及尼罗河三角洲这一带,还有的继续往东北,走到西亚的两河流域,就是今天伊拉克这一带,这两个地方,气候、土壤条件都不错,又都有大河入海,所以就有很多野生的动植物,食物来源充足,所以走到这的人们就住下不走了,过上了定居的生活。而且定居之后,人就有更多的机会观察这儿的动植物,慢慢就发现了野生的谷物,再研究这些谷物的生长周期,后来发展到收集它们的种子、种植、收割,这个过程,叫做“驯化植物”,我们一般觉得动物才能“驯化”,但把野生的植物,让它按我们的需求来生长,这也是一种驯化,通过驯化植物,我们就发展出了农业。

今天一说农业,感觉有点落伍,但在当时,这是一次技术飞越。用作者的话说,采集狩猎活动是“分散型”经济行为,像我们前边说的,只能通过迁徙来提高产能,而农耕是“集约型”经济行为,可以在定量的土地上搞出更多的产出。

埃及、两河流域的农业,大约出现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7000年,中国、太平洋、中美洲这些地方,也逐渐进入农耕时代。

第二部分

进入农耕时代,人类的历史就好玩多了,首先,由于产量提高,食物可以存储,同时为了防止别人来抢,就得修建仓库、城墙,这样,“社群”的意识就越来越强,直到发展成城邦、国家。然后,还是因为粮食多了,有些人就可以脱离农业生产,有的搞文化艺术,有的搞哲学,发展出来各种宗教,有的搞科研,研发更好的工具和武器,还有的搞贸易,这个最重要,不但让各个地方的人互通有无,还连带着传播文化和技术,而且搞贸易,就得记账,最初的文字就是这么发展出来的。

农业、畜牧业和工商业活动,表面上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但实际上,在每个文化圈里,财富都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地区,它们最终变成了大城市,并进而控制周围的诸多村镇和农田,再进而,就是把同一种文化或者同一个地区的人,兼并整合,变成一个国家。这是对外。对内,社会分工导致了阶级固化,社会不公平现象越来越突出,部族内部和部族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所以战争也就多起来了,可以说我们人类面临的生存竞争,越来越严重。

竞争的结果,就是世界或者说欧亚大陆的格局不断整合,帝国出现了,最早的帝国是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就是今天伊朗的祖先,后来又有欧洲的罗马帝国、中国的秦-汉帝国、印度的孔雀帝国,后来又有中国的隋-唐帝国、阿拉伯帝国等等,这些都出现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000年这个时间段,这些大帝国把欧亚大陆主要的好地段都瓜分差不多了,而且在当时那种技术条件下,谁都很难再扩张,更不用说吞掉另外一个帝国了,那它们之间怎么相处呢?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贸易,通过这种贸易网,印度的佛教、欧洲的基督教,还有后来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都传到中国了,而中国的物产和技术,也传到这些地方,最早的全球化网络就是这么来的。

而同在这个时期,美洲和太平洋地区,基本也是按照这个路数发展的,只不过这两个地方跟欧亚非洲隔绝,彼此之间没有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他们还没被纳入全球化网络。

当然这个全球化网络传递的也不都是好东西,中世纪时,要了欧洲一少半人命的黑死病,也是通过这个网络从亚洲传过去的。

到了十四十五世纪的时候,欧亚大陆的主要国家,一般就是这么两种形式,一种是像中国的明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这样,集权的帝制大国,一种是西欧,高度商业化的非帝制的小国,这些小国在这种全球网络框架下的竞争,越来越吃力,尤其是到了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地中海东部的欧亚贸易航路,西欧人不得不开始尝试寻找新航路到东方,就这么着,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误打误撞,来到美洲,这下欧洲可发了。因为美洲大陆的文明是孤立发展的,所以进展比较慢,打不过欧洲人,更主要是美洲土著人扛不住欧洲人从东半球带过去的各种传染病,美洲就这么被欧洲人征服了。

这件事不光是关系到两个主要当事方,也就是欧洲和美洲,而且欧洲人把一些原来只有美洲有的物产,像玉米、土豆、辣椒、烟草带回欧洲,又贩卖到全世界,所以才有我们今天抽的烟、吃的麻辣烫,他们也把原来美洲没有的东西输入美洲,比如马,所以才有美国西部片里那些骑着马的印第安人,他们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还搞过奴隶贸易,把非洲的黑人引进美洲,所以今天的美国才有这么复杂的人种构成……可以说,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这顺便推荐一个延伸阅读产品,一本书叫《1493:物种大交换开启的世界史》,在那本书里,我们会更详细地跟你讲这个问题。

欧洲通过大航海发了大财,但是他们在全球贸易这个体系里边还是处在一个很边缘的地位,举个例子来说,别看欧洲人在美洲搞了那么多白银,但是当时中国的明政府出台规定,从中国进口产品,只能用白银结算,这下欧洲人辛苦搞的银子就都流入中国了。

那欧洲人是怎么扭转这个局面,把自己从边缘变成这个全球网络的中枢的呢?靠的就是他们搞出来的又一次技术飞越:工业。

第三部分

到十八十九世纪,工业在西欧已经取代农业的地位,成了支柱产业了,我们人类历史也即将走出农耕时代,进入第三个阶段:工业时代。

工业化的趋势,也是从西欧搞起来的,为什么不是从别的地方?作者解释,首先,这是因为农耕社会的积累,第二,更主要的是欧洲社会最商业化,商业竞争促发了更多的创新意识,第三,也是因为前面说的,全球化网络在大航海时代之后越来越紧密,而欧洲这种重视商业的文化,更能从这里面获益。

工业化最标致性的产物,就是蒸汽机,蒸汽机的应用也有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用在纺织业和矿业上,第二阶段是作为动力,也就是火车、蒸汽轮船这些东西被发明出来,第三阶段是从欧洲的发源地,传到美洲、俄国、日本这些地方,把工业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推开。

那工业化的好处和坏处都有什么呢?先说好处,首先是促进经济发展、GDP 增加,这个不用多说,然后随之而来,各个领域都跟着受益,文教方面:印刷行业是工业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书籍和报刊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宜,民众识字率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媒体的发达使得普罗大众变得眼界开阔,不再像中世纪那样,那么容易受到教会和政府的控制。生物学领域:也发生了医学革命,卫生程度的提高、抗生素的发明和对自来水消毒,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在政治方面,政府的职能越来越完善,民主化、妇女解放,这些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那不好的方面呢?首先是我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这个后面还会再重点说,然后在我们社会的内部,贫富差距加大,国与国之间,发展也越来越不平衡,工业化以来,西欧经济发展速度提升最快,全球财富加速向西欧集中,亚洲则急剧衰落。在1820年的时候,中国占有全球 GDP 的33%,印度占16%,英国只有5%,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西欧各国占全球 GDP 的33%,美国占20%,亚洲只占22%。

这个过程当中,西方靠的不光是经济,还有对亚洲的武装侵略,比如英国占领印度,还有我们更熟悉的鸦片战争等等,西欧(后来也包括美国),渐渐变成世界霸主,就像作者说的,为什么今天全世界通行的语言是英语,而不是波斯语,为什么联合国开会各国代表穿西装打领带,而不穿土耳其式的长衫。这些西方语言和文化习俗的地位,就是在工业化时代形成的。

这种不平衡,就引发了很多矛盾,并且在20世纪,引发了全世界性的危机,就是先后两次世界大战。这个过程当中,军事科技飞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人类造出来的武器,也达到了能把我们全体都毁灭的程度,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原子弹。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大阵营又进行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但冷战的结束,也没能彻底改变我们的前途命运。

进入21世纪以来,一方面我们现在社会持续不断的创新,保证了财富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但另一方面,在之前时代里的主要问题,还没有解决: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平等,我们现有的财富总量,已经可以保证给全体人类提供充足的饮食和医疗,但是这些财富不是平均分配的,在世界最贫穷的地方,饥荒和瘟疫仍然很严重,每年要死好几百万人,这些仍然是导致战争冲突的隐患

更严重的是环境问题:人口爆炸、物种灭绝、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也是工业化的一个结果,我们破坏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了,甚至从地质学上来看,我们人类活动对地球的改变,已经可以算是开始一个新的地质周期了。而且到本世纪末,预计全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我们的环境能承受吗?这些问题是不是让人想想就头皮发麻呢?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蒂安认为,环境问题将是人类的最大隐患。

最后编辑:2022年07月10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