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2022版 :怎样避免错误思维,提高决策的准确率?

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行为经济学。这本《思考,快与慢》就是行为经济学的经典著作。
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咱们放到后边慢慢说。我先和你说一个丹尼尔•卡尼曼更传奇的地方。他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而是心理学家。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心理学家,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了。他率先将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实验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解决了传统经济学中一个巨大的问题。
传统的经济学大厦,有一块地基是有问题的。当时经济学研究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叫“‘理性人’假设”,就是假设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都会作出理性的选择。当时,经济学的所有推演,都建立在“‘理性人’假设”这个基础上。但是,经济学家们发现,在现实世界,人们实际的行为方式和这个假设并不一致。

书中就有一个例子,有一位经济学家邀请他的朋友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赢了可以得到200块钱,但是输了要损失100块钱。如果咱们按照“‘理性人’假设”分析一下,输赢的概率一样,输的钱少,赢的钱多,值得参与。但是那位经济学家的朋友却说他不会接受,因为他觉得获得200元的满足感,无法抵消他损失100元的痛苦。
你看,现实中我们考虑问题,并不像经济学家想象的那样,完全从追求利益最大化出发。人类作选择的过程远比经济学家想象得复杂得多,前边的例子就说明,很多时候在人们心中,对风险的恐惧要比收益重得多。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是有缺陷的,以此推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就有可能差之千里。
由此,卡尼曼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理论和经济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人们的行为、情感、心理等等,这些传统经济学关注不足的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经济决策,进而影响经济组织和经济系统的运行。
这本《思考,快与慢》就是卡尼曼的代表作。在得到,何帆、吴军、万维钢、刘润、香帅等老师都曾经力荐过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卡尼曼基于自己的多年研究,向我们展现了,人类作判断和决策时,我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与生俱来的思考方式,会产生哪些缺陷?我们又能用什么方式弥补这些缺陷?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出了“思维偏误”这个特性。它提醒我们,人脑有多么容易犯错误,而且犯的这些错误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这个知识对二十一世纪的人尤其重要,因为现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这么多人从事跟数字、跟理性决策有关的工作。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头脑的工作说明书,和提升思维准确率的指南。
接下来,我会分两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来看看,我们是怎样作判断和决策的?第二部分,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方法,能够提升我们思维的准确率?
第一部分
咱们先来说说,我们是怎样作判断和决策的?这个答案其实就藏在这本书的书名里,《思考,快与慢》。卡尼曼将人类的思考模式分成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叫作快系统和慢系统。
你先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假设有一辆车迎面向你驶来,你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无意识就往旁边闪开?那我再换个问题,请你口算一下17乘以24等于多少?你是不是没法立马给我答案?
这就是快慢两套系统在发挥作用。在你无意识就决定闪开时,我们调动的就是快系统,而你在算17乘以24的时候,需要调动的就是慢系统。
快系统和慢系统各有擅长,看别人的表情,听别人的语气,看东西的远近,识别周围的危险,这都是快系统擅长的。但是,像算数学题、逻辑题,找一个得体的措辞,比较两台手机哪个性能更好,这些就是慢系统擅长的。简单来说,快系统更倾向使用直觉判断,慢系统更倾向使用理性判断。每个人的思考过程,其实都是快系统和慢系统合作的结果。
这两个系统分工明确,它们的配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快系统常常处于自动运行状态,而慢系统处于放松状态,只有当快系统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的时候,才会找慢系统帮忙。比如,刚才说的那个17乘以24的问题,快系统没法给出答案,这时候慢系统就会被激活。
还有一种情况,慢系统也会被激活,就是当事情不符合直觉,违反了我们常识的时候。比如,天不会下红雨,动物园的猩猩不会突然跑到大街上。这也就是卡尼曼所说的,直觉遇到麻烦,理性会出面解决。
再比如,你开车从家到公司,那段路你已经走了很多次,你知道哪个路口有红绿灯,什么时候该停,哪个路口要拐弯打转向灯,你根本不用怎么想就能立马作出判断,这就是快系统在帮你作决策。但是,有一天你要去另一家公司拜访客户,你之前从来没去过,到了一个陌生的路口,你往往就会有意识地把车速慢下来,再确认一下导航,认真看一下路牌上的信息,再作出判断。这时候,就是慢系统在帮你作决策。
那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要使用这样一套机制呢?既然慢系统更准确,为什么不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慢系统来处理,反而要多出一个不那么准确的快系统呢?
这有两个原因,一个现实原因,还有一个人类进化留下的历史原因。
现实的原因是,慢系统太占用我们的注意力了。你可以把我们的大脑想象成一台电脑,慢系统就是那种功能强大但是特别耗费内存的程序,一旦运行起来,就不能运行其他的程序。我们开启慢系统思考问题时,就会忽略身边的其他信息。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拍了一支短片,片子里穿着白色球衣和黑色球衣的两队运动员在传球。心理学家找来一群观众,要求他们计算白队的传球次数,同时完全忽略黑队的传球。这是一项需要完全投入的工作,换句话说,这是一项非常需要慢系统的工作。
心理学家在短片里有一个设计,除了穿白色与黑色球衣的运动员外,他们还安排了一个把自己伪装成大猩猩的人,这个“大猩猩”走过人群,还对着镜头敲打自己的胸膛,他在镜头里出现了9秒。让人惊讶的是,大家专心致志地看完这支短片,却有一半的观众完全没有注意到人群中出现了一只大猩猩。
你看,当慢系统开始工作时,会占用大量的注意力。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慢系统,就很难有多余的注意力顾及其他的事情。作者在书中用了一个比喻,慢系统就像是大功率的电器,如果一直开着,用电超负荷就会导致跳闸。(空调要及时停机,生命也是一样,要有休息。不会休息时,也不会工作)
快系统和慢系统的分工,还有一个进化遗留的历史原因。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我们很多今天看起来不理性的思考,恰恰是我们的祖先活下来的理由。
他们面对的是大自然的挑战,可能走着走着,面前窜出一只老虎,必须快速作决定,要么和它战斗,要么赶快跑。如果你说要停下来好好想一下,测测风险,算算概率,然后再作决策,早成老虎的盘中餐了。所以,对我们的祖先来说,凭借快系统,也就是用直觉作决定,这个方法虽然不精准,但它能提升我们活下来的概率。面对那种险恶的环境,精准只能让位给速度。
如果从进化的角度看,我们就能理解一些今天人类不理性的行为。比如过度自信。有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调研,他们找来一群会开车的人,问他们你觉得自己开车水平怎么样?如果分两类,你是水平比较高的那一类,还是水平不太高的那一类?你猜结果怎么样?80%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水平超过了平均水平。
这类研究最早是从1976年,美国的教育家100万高中生的一项调查开始的。研究发现,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领导才能高于平均水平,6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运动能力高于平均水平,85%的学生认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在这些人当中,25%的人认为自己是最出色的那1%。华盛顿大学对大学生的调查也发现类似的结果,89%的学生认为自己比大多数人更积极。人们大多认为自己比别人要公正、更富有和性格更好。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非理性的想法?因为从进化的角度看,过度自信未必是有害的,甚至很多时候对我们还有用。
假设咱们现在是原始人,走在山林里。这个时候,我们看见一只鹿从眼前跑过去,这只鹿跑得非常快。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算了一下,觉得我追到这只鹿的概率是1%,特别低。而你跟我完全不同,你是个过度自信的人,你觉得你有50%的可能会追到它,立马就追出去了。(战争的暴发也是正常)
但是,你注意,心理是能影响我们的身体的。即使我们俩能力差不多,你相信你能追到鹿,你分泌的多巴胺可能就更多,你就会更努力地追这只鹿。所以,最后你追到这只鹿的概率,可能就提高了。你抓到了鹿就有肉吃,而我可能就饿死了,(例如抢答题)你看,过度自信让你生存的概率变得更高了。(即便答错,他把此题,但总分低,从这个角度分析是不理智的,但人是血性,经不住这样的诱惑,有点象牛。)
经过成千上万年,大自然一轮轮筛选,咱们的老祖宗,都是当初跑出去追鹿的那一拨,活了下来,然后就把这个特质留在我们的基因里了。
因为我们大脑的特点,也因为我们的祖先生活的环境,人类不能把所有的思考都交给慢系统,而是平时让慢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先把工作交给快系统处理,快系统遇到麻烦,再把难题交给慢系统解决。(刑侦和预审一样)
一般情况下,我们大脑的这种分工没什么问题,它能帮我们高效处理各种事情。我们调动慢系统,用理性来思考的时候需要调动更多大脑资源,所以我们更少调用它,这能为我们节省能量。但这种分工也有个潜在的问题,我们可能根本意识不到,就是快系统运行得太快,它往往会抢在慢系统之前就给出了答案。
就像有个笑话,一个求职者去公司面试,面试官问你有什么特长吗?求职者说,我心算特别快。面试官说,那你算一下37乘以25等于多少?求职者脱口而出,等于900。面试官按了按计算器,说你这算得不对啊。求职者说,你别管对不对,你就说我算得快不快?
哪怕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很容易因为快系统而犯错。书中就有一道测试题:一个球拍和一个球总共价值1.1元,球拍比球贵1元,问,球价值多少钱?你很可能脱口而出,球价值0.1元。其实稍微慢下来算算看,你就会发现,球拍应该价值1.05元,球价值0.05元。答错了没关系,就算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也有50%以上给出了错误答案。
遇到问题快系统马上给出答案,这个答案没有经过慢系统深思熟虑,结果出现错误。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非理性思维。卡尼曼总结了9种常见的非理性思维,我把这9种错误做成了一张清单放在文稿中,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张自查清单,时常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在日常的思维中,会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附:非理性思维自查清单

  • 典型性偏差:过度关注典型事件,忽略背后的概率。比如,看到地铁上一个读哲学书的人,你更愿意相信他是博士还是高中学历?事实上,博士的人数远低于高中学历的人;
  • 可得性偏差:一件事情更容易被看到,人们就认为这件事更容易发生。比如飞机失事的概率低于汽车的事故,但是因为新闻报道,人们更愿意相信飞机更不安全;
  • 因果性偏差:对事物进行强行因果解释;
  • 小数定律:用很少的样本来进行评估;
  • 效用层叠:当大家都在谈论一件事时,我们会高估这件事的重要性;
  • 光环效应:人们先入为主接受了一些信息后,这些信息就会影响对事物的整体判断。比如,“小明聪明、懒惰”和“小明懒惰、聪明”,我们对小明的印象就会有差别;
  • 锚定效应:评估某一个未知事物之前,哪怕是无关的数字,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象锚一样沉入海中锚定效应一般指沉锚效应。 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
  • 框架效应: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你作出完全不同的决策判断。比如“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
  • 禀赋效应:是指当你拥有某个物品之后,你就会觉得它价值更大。
    咱们来总结一下人类作判断和决策的思考机制。卡尼曼将人类的思考模式分成两个系统:快系统和慢系统。快系统更倾向用使用直觉判断,慢系统更倾向用理性思考。每个人的思考过程,其实都是快系统和慢系统合作的结果。
    因为慢系统工作时会占用大量的注意力,而且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对速度的需求更高,我们进化出了一套特殊的思考机制,平时让慢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先把工作交给快系统处理,快系统遇到麻烦,再把难题交给慢系统解决。
    但是,如果快系统运行得太快,遇到问题抢在慢系统之前马上给出答案,这个答案没有经过慢系统深思熟虑,结果出现错误。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非理性思维。
    卡尼曼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提醒:我们在审视自己时,往往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慢系统。我们会认为自己头脑清醒,富有逻辑,擅长抉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该做什么。实际上,大多数时候,都是快系统在主导我们的大脑。意识到这一点,其实你就已经比其他人清醒一些了。
    第二部分
    听完刚才这些内容,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灰心。我们大脑的运行机制、我们的进化,决定了我们思考时很容易出现非理性思维。难道我们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吗?并不是。在这本书中,卡尼曼就分享了很多帮助我们思考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方法能够提升我们思维的准确率?
    有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请大学生来做认知反应测试,问卷上的问题类似于,如果5台机器能在5分钟生产5个小零件,那么100台机器生产100个小零件需要多长时间?
    结果他们发现,如果问卷上的字体非常清晰,有90%的学生会至少答错一道题。如果问卷上的字用的是浅灰色的小字,需要仔细看才能看清,那么答错题的学生就降到了35%。
    卡尼曼借助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提升思维准确率的一条心法。前边咱们说到,非理性思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快系统迅速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这个又没有经过慢系统的深思熟虑。所以,提升思维准确率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让慢系统醒过来。
    那么,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唤醒自己大脑中的慢系统呢?卡尼曼在书中给出了很多方法,总结起来是两个方向:借助公式和借助他人。
    我们先来看怎样借助公式唤醒慢系统。
    我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我们也可以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卡尼曼提醒我们,遇到问题,一个简单的公式运算,准确率会比主观判断高很多。
    听到公式运算,你可能会一皱眉,我知道,你脑中闪现出来的都是复杂的表格,还有权重和系数。你放心,卡尼曼还用自己的研究,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卡尼曼曾经受以色列军方的委托,研发一套测试系统,评估士兵的素质。这个评估系统并不复杂,就是6项指标,面试官根据士兵的表现,每项指标从1分到5分来打分,加在一起就是士兵的总分。这个系统并没有繁复的指标,也没有不同的权重,但是效果非常好。
    所以,咱们说到的公式运算,并不一定要那么复杂,把一些分数简单地整合在一起,也比个人的主观判断更胜一筹。
    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帮助自己提高判断的准确率。
    举个例子,相亲。比如你手里有了20个人的资料,你想从中选择3个人见面。凭感觉去挑,不是最好的办法。你就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评估系统。
    你先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几个因素,比如说长相、学历、性格这三项。之后针对每个人这三项的情况打分,加在一起就是总分。你选择总分前3名就可以了。
    说完了借助公式,我们再来看看怎么借助他人唤醒慢系统。
    前边咱们说到过,我们在审视自己时,往往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慢系统。我们会认为自己头脑清醒,富有逻辑,擅长抉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该做什么。实际上,大多数时候,都是快系统在主导我们的大脑。这可以说是“当局者迷”的心理学原理。
    就连卡尼曼自己,也不可避免会出现高估自己的情况。很多年之前,卡尼曼在以色列国防军队服役的时候,准备给高中开设一个判断与决策的课程。他和别人一块设计课程大纲,编写教材。
    当时,卡尼曼召集了一批人,组成了一个教材编写小组。在编写过程中,有一天,卡尼曼突发奇想,说要不咱们预测一下,这本教材用多长时间能完成。结果有人说一年半能完成,有人认为需要两年半,大多数人给的数值都在这个范围内。卡尼曼就问,别人编写类似的教材花了多久呢。小组中正好有一个人,之前有过编写教材的经验,他说40%的编写组最后都放弃了,剩下60%完成的,最少的都用了7年,最多也有用了10年的。按这个统计,失败概率为40%,最少7年才是对这个项目合理的预测。但是,组内成员都不理解,觉得编写教材没那么难,为什么一个简单的项目会用这么久。
    要知道那个时候他们只用了一年就定出详细的教学大纲,编写了教材几个章节,还在教室里上了几节示范课,一切都进展得特别顺利。他们觉得自己团队大约用两年时间就能完成一本书。结果怎么样呢?他们用了8年的时间,才完成了教材编写。他们提前知道了一件事可能的后果,但是选择了忽略。最后,这本书因为编写的时间太长,教育部对这个项目的热情也逐渐消退了,这本书也从未投入使用。
    用今天的概念来说,自己看自己,是“内部视角”;用别人的结果判断,则是“外部视角”。引入外部视角,更能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判断。
    拿编教材这件事来说,用内部视角,就是用自己在开头的工作进度去预测后面的工作进度。可是事情往往不是按照固定的速率直线发展的。可能开头最有干劲,更可能到后面会遇到极其严重的困难。
    事实上卡尼曼的教材编写组后来也确实开始出现各种困难,有人离婚了,有人病了,再也不像一开始那样工作顺畅。而这些困难的特点既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你没做过你就想不到,而做了的人基本都遇到了。正因为这个特点,问自己会如何就不如问别人都是如何。外部视角能帮助我们看到内部视角看不到的关键信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心理原因:人在面对压力和处于麻烦时,非常不愿意质疑自己。但是质疑别人时,就会更轻松,所以我们在观察别人有没有犯错时,更容易辨认出雷区。这就是成语“旁观者清”的心理学原理。
    所以,卡尼曼提醒我们,要借助旁观者的力量。这些旁观者会用他们的慢思考,来帮你纠正自己的快思考可能导致的错误。
    卡尼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叫做“事前验尸”。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恐怖,其实是一种帮助我们避免过度自信的方法。
    这一招的流程其实非常简单,当你想要作一个重大决策前,你可以请一帮了解这个决策的同事,来开一个简短的会议。会议的议题是,假设这个决策已经实施了一年,但是遭遇了巨大的失败,最可能的失败理由是什么?
    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下导致这件事失败的可能原因,同时按重要性和概率进行排序。这样就可以未雨绸缪,预防这些因素,提高工作的成功率。
    卡尼曼还建议,你在作决策之前,可以到比较轻松的环境,比如办公室的饮水机旁,听听大家的闲谈和批评。面对别人的质疑当然也会感觉到不愉快,但还是会比自己对自己的质疑轻松很多。
    咱们来总结一下,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思维之后,有什么方法能够提升我们思维的准确率呢?核心思路是唤醒自己大脑中的慢系统。卡尼曼在书中给了我们两个方向:借助公式和借助他人。
    我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我们也可以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卡尼曼提醒我们,遇到问题,一个简单的公式运算,准确率会比主观判断高很多。
    因为我们自身的特点,我们还很容易高估自己,也很难接受对自己的质疑,所以自己开启慢系统评估自己,那会非常困难。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别人,引入外部视角,用别人的慢系统帮助我们检查自己的决策。
    除此之外,卡尼曼还有一个小提醒,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我们决策的准确度。
    研究发现,当你的血糖水平下降之后,或者换句话说,就是你特别疲惫之后,你的自控力会变得更差。你这个时候就会做那些特别草率、特别冒险的决策。所以当你特别疲惫的时候,你真的要休息一下,出去散步五分钟,或者做几次深呼吸,这个时候反而能提高你的思考水平。
    结语
    到这里,这本《思考,快与慢》我就为你解读完了。
    我们先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们是怎样作判断和决策的?我们的大脑中有快系统和慢系统同时在运行,平时慢系统往往处在待机状态,当快系统遇到了困难,慢系统再出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快系统运行得太快,遇到问题抢在慢系统之前马上给出答案,这个答案没有经过慢系统的深思熟虑,结果出现错误。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非理性思维。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思维之后,有什么方法能够提升我们思维的准确率呢?卡尼曼在书中给了我们两个方向:借助公式和借助他人。这两个方向的核心思路,都是唤醒自己大脑中的慢系统。
    听完了这些内容,你可能会对快系统产生一种刻板印象,觉得它鲁莽爱出错,好像很多时候都是帮倒忙。
    实际上,快系统和慢系统之间,不是一种厚此薄彼的关系。确实,快系统是我们作出很多错误决策的原因,但是,它也是我们作出很多正确决策的原因。这套系统运行了数百万年,保护我们的祖先在充满各种挑战的环境中生存了下来,繁衍不息。直到今天,在关键时刻,快系统的当机立断,也在很多时候,帮助着人们。比如训练有素的军人、消防队员、运动员,他们都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快系统。
    而且快系统和慢系统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研究表明,当你对执行一个任务越来越熟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对大脑的研究也表明,与行动相关的活动模式会随着熟练程度的加强而变化,一些大脑区域将不再参与其中。换句话说,我们能够通过刻意练习,将原本是慢系统的工作,变成快系统的工作,把那些需要调动大量注意力的任务变成自然而然的直觉和本能。这是学习和练习的意义,它在快系统和慢系统之间搭起了一座桥。
    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是我们了解快系统,钻研慢系统,还要掌握一种统筹全局的方法,知道什么时候该相信快系统,什么时候该启动慢系统。在快慢思考之间游刃有余、得心应手,那才是第一流的智慧。
最后编辑:2022年07月30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