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聊聊知行合一。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读了书,看了讲座,明白了很多大道理,但依旧没有去行动的勇气,明白自由的可贵,向往自由,明白哪条路对自己更好,但是就是不敢去行动。我们明白真善美的正义,但面对风险的现实时依旧无法践行真善美。我们理解很容易,但是真正要做到又好难,既明白是一方面,行动又是另一方面。如果你也感到如此的知易行难,那就说明你不是真知。就像上一期聊存在主义心理学一样,欧文亚龙在书中也提到东方有句谚语叫做知而不行,等于未知。这句话的出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来自明代儒学家王阳明。王阳明阐述了心学的本体论思想的同时,也格外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所讲的知是认识的本体,也就是良知。真知、良知之外,别无知义而行,就是良知自然发动的躬身践性。那么什么是良知?王阳明形容到箭如。此入境自然之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就说良知不需要向外求人,人类在旧友,却好比人们走在路上,看见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掉进了井里,人都会自然产生怜悯、恻隐之念头和行为,就自然生发的心,就是良知,即这个良知是一个生发能动的主体,是一种动力性的知,具有走向行动的势能,良知能自动化的引起相应的行为。也就是说,良知不是客体的知识或者理论。王阳明认为你掌握多少的知识不是真知或者良知,那些只是嘴巴上的讲说而已,即口耳之学。这种努力学到的、看到的知识,只是人理解性的认识,这种知被王阳明叫做知己。比方说,你懂了什么存在主义,懂了什么道德,什么大道理,这叫理论上的知己。没有达到知行合一的知,这种程度的知,解是未必能行的知,也就不能做到知行合一。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真正知行合一的良知呢?方明说到,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欲障碍。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欲障碍,所以需用治之格物之功,甚私复礼,即心知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冲塞流行,便是治其知,知智则易成。也就是说,人的良知发动的时候,是没有私欲障碍的。然而常人、普通人,他们存在私欲的障碍,最需要治良知与格物的功夫来战胜私欲,从而富贵于礼,即富贵于心之中,因为心即是理。如此的话,当人的心能充满良知,便可做到知知诚意意诚了,意识足够诚能,便会自然而然的知行合一。而我们之所以知行不一,知意难行,就是没有克服掉私欲。王阳明又比喻到,知行与人,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之好,好色属形,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列个心去好闻恶臭属之恶,恶臭属形。闻那恶臭时以自物了,不是闻到以后别那个心去悟,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心本体不曾有丝意隔断的。也就是说,当我们见到好色,见到好的现象时,我们自然就喜欢,自然就亲近他了,不需要再额外安排个心去强迫自己喜欢。这是一种当下及时发生的,这种共识性发生的现象,不是历史性的,不需要额外再安排个心去精进去喜好它,不需要你犹豫。同理,恶臭的东西,我们一闻到就自然远离了他。良知和行为也是这个比喻,他们是一体的,知行本就一体,是不曾有私欲隔断的。而这里说的私欲、私欲都是一种阻碍良知发动的力量。私欲,私欲切断了知,发动我们的心。因为王阳明提到良知的作用就是表达当下是非的,这种清晰的、直白的,当下即成,当下即行的。他说到,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即良知这个主体只是在表达当下的好恶和是非,只在及时表达自己该亲近还是远离这些念头和行为没有我们所说的那种犹豫、无感、焦虑、愤怒等等的杂念,这些杂念的行为都是私欲和私欲的范畴。好比说我们见到了一个很好看的人,我们自己的良知就认识到了美,于是我们就当下产生想要亲近的行为,比如多看几眼,一种单纯的欣赏感。但是如果我们当中产生的私欲有了想占用他,有了非分之想等等的私欲念头,自己的心便不是充盈的良知了,良知被我们的私欲阻碍了,被私欲阻碍以后,人就不能继续知行合一的心伤美了,而陷入一种矛盾,被性欲和社会道德的对抗感,一种焦虑、猥琐或者是回避等等的行为之中了。既要明白良知,没有那么多的私欲杂念。王阳明说道。人心之体原是民营无智的,原是个未发之中。立根之人悟本体即是功夫,人体内外一起聚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避,故且教在意念上食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厚渣滓去的进食本体易明了。即这段话说到三点,第一点是人的本性清近,良知也是清近的,而立根之人,即聪明的人,悟道本体便会明心见性。而第二点就说一般的人有习心在,本体的良知受到了遮蔽,最需要花时间在生活中落实为善去恶的功夫和修习来去除自己的习心。而这里要重点提一下,为什么要为善去恶?王阳明不是说过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吗?在这里有说至善者,心之本体,即一会儿说他无善无恶,一会儿又说他是至善,什么意思?王阳明解释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义之动,知善至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即我们的良知只是一种能动的是非心,可以及时表达是非,是下意识的反应。良知作为心知体,它持个是非好恶之心,没有善恶观的分别,而就其主体自身来看,这就是至善无恶的。而善恶观的分别都是来自人后续意识层面上的作用,意识在自我审查念头时才分别出了这是善念还是恶念,是意识参与进来的而已。而良知发动时是无意识的作用,是没有意识参与的。而从现在心理学角度来讲,良知这种潜意识里建设性的力量,代表着人本主义的积极的力量。潜意识不是只有弗洛伊德所说的动物性的性欲层面,一种求生存的求繁衍,一种非道德的欲望和情结。那些动物性的欲望层面的确会有,但潜意识里有人性光辉层面的,好比霍尼所说的真我,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阿德勒所说的自我超越,龙格所说的自信化,以及弗兰克所说的求意。的意志,以及人生而就有的想追求真、善、美,追求自由和存在等等,这些都是潜意识里积极建设性的力量,影响着人的行为和认知。同样的,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它也是潜意识里这种积极建设性的人性的力量,因为他也是主体之一。而第三点,王阳明说到,人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弊,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即平常人都有充满私欲的习心存在,其即惯习。习气的意思可以是人无始以来出生就有的习气,也可以是过去的自己经验的习气。这些习气都造成人们无意中那些建设性的力量,比如良知等等都受到蒙蔽。所以人需要在意念上、在意识层面上去落实为善去恶的功夫,来将遮蔽掉的无意识那些建设性力量充分发挥出来。然而,人的无意识中存在着大量不合理的动机、观念、态度、情节等等,比如人原初就有的性欲、破坏欲、贪嗔痴等等。以及后天经验中经常性的行为而养成的后天吸气。就好比说一个人经常逃避自己的无意识,形成了种种的心理防御机制,他们看不见自己无意识里的那些真实想法,不敢面对无意识里的自己,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从而阻碍他们人格发展和完善。好比上期我们讲的,明明知道这条路适合你,明白自己也有不同的选择,但就是因为自己过去经常采取逃避选择,逃避选择的责任,将自己的真实自我的想法全然压抑掉,否定掉了,否认任何建设性的力量,从陷有一种无法离开困境的局面之中,无法再有决定的勇气,这对于决定的决定,这就是因为你那些真我、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无意识里面的一些积极力量已经被你全然遮蔽掉了,你向往那至善的存在,向往自由和生活,向往真善美的美德,但是你过去受到那充满私欲的习心夹杂其中。因为你过去挫败的经历,导致现在的你更要求生存而非生活,现在更要求自保而不是在求人性之美的光辉了。良知逐渐被你的习心遮蔽掉了,使你无法知行合一,就如此丧失掉了行动能力。那为什么王阳明要说在意念、在意识层面上要落实为善去恶的功夫呢?即在意识层面上去除私欲呢?这也类似于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识化。王阳明所说的意念上落实为善去恶,其就是使自己无意识的精神内容给意识化,给绝察化,意识到过去被自己压抑否定掉的那些无意识精神内容,意识到那追求自我时的现追求真善美,追求意义,追求自我超越真善美存在等等的建设性的人性光辉之力量,同时也清楚意识到了自己无意识那些动物层面的性欲,那些求生存、求繁衍、求破坏等等的性欲层面,意识到这些非道德的,但是也是你存在了一部分,并去整合他们,而不是。会害怕他们,而将他们压抑起来,否定起来。好比王阳明说的发动处又不善,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王阳明的这句话也有点心理学的滋味,就说不要让无意识里的那些动物层面幸运那些非道德的想法压抑着、潜伏着,因为压抑潜伏,他依旧会在之后形成焦虑。王阳明说到行之时,其心不能明觉经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独食而知之。真切读识处即是行,行知明觉经察处即是知学,不在自己意识层面明觉经察自己的内心。这就好比佛家的正念修心,也好比荣格所说的自信化,即都是与无意识里的那些阴影,那些非道德的思想观念进行和解与整合。如此,不再否定自己的无意识,同时也无惧自己无意识里那些不道德的动物本能的层面,也充分调动了自己无意识那些人性尺度上的积极建设性的力量,就是良知。真我、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等等的动物人的力量,从而自己的无意识也不会形成对意识活动的阻碍,使得自己的意识与无意识相互协调一致,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而且这在意识层面上的为善去恶的修行,即调动良知真我,除去私欲习心,是一个长期的修行过程。王阳明说到,殊不知思欲日深,如地上城,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学会每日都去明觉金茶,明白自己的起性动念很重要。他说道,弗大人之学者,亦为在去其私欲之弊,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性而已耳。当然,去除了私欲,也会自然明白明德之道,明白了世间万物的本性。所以王阳明见到很多人学习都是多物知己,口耳亦同,无异于德,故教之静坐耳。即很多人学习都是劳于知节的知识,其实都是口耳之学,输入和输出都不一致,更。无法做到知行合一,所以王阳明说,我宁愿教你们静坐,多去明觉经察自己的心念,多落实向内的修习功夫上。因为中国哲学就是要落实在休息训练上的,所以国学家梁漱溟先生才说,俗常看知行和议论在勉励人以实行,这是不对的。知行合一论是要人去置知,即知行合一。这个理论不是简单的要勉励人们行为和知识要统一,因为虚假的知行合一大有人在,因为他们没有真知,所以他们看似在行也不是真行。所以知行合一真正要点就是要做到治良知,既要达到真正的良知,真正真知的内心状态,而这就是一个根除思议,在心理上做减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整合的过程。如此,在面对真善美,面对自由和存在等等时,才构成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知行合一,谢谢。

最后编辑:2022年08月30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