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全解读】《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解读《尚书》1——“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书籍

从本期开始,越越老师将对央视最新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每一期进行内容全覆盖解读。

在越越老师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知识类节目:

在内容上,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

适合不同年龄段进行观看,

带领观众深入感受那些流传千年典籍中的故事,

表现于戏剧,超脱于文字,

以更真实的影视形式

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尚书·多士》

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这里的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星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打开典籍,对话先贤。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篇

1900年 敦煌 莫高窟

一天夜晚

忽然有惊雷响,山裂开了

惊动了在莫高窟居住的王道士,
他带着工人用锄头挖,发现一个藏经洞,

内藏典籍万卷
莫高窟的藏经破壁而出,

隐藏了近千年的经文重现世间

动图封面
当时的清王朝末年积贫积弱,

敦煌藏经命运多舛,流散世界各地,

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

其中就有上古典籍《尚书》

动图封面
现在一万六千余卷敦煌藏经被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中,位列四大镇馆之宝。

(禾妍老师就曾转载过一篇有关于敦煌莫高窟的文章,感兴趣的同学可跳转阅读)

莫高窟 —— 瑰丽与血泪的千年生命

尚书被称为“政书之始,史书之源”,相传为孔子晚年整理编撰,《书》乃上古史书,原记载为三千多篇,不易读且不易传,于是孔子在三千多篇中编选百篇,让后人易得其精髓。

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老师,在节目中给《书》为何而读、为何而选、何为精髓给出了一个回答: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

知朝代兴废之由

知个人修身之要。

《尚书》自夏商周起,记载着尧舜禹在位时期的上古历史。

《礼记·玉藻》中有载:“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由此可见,君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有专人记录。

《尚书》含五十八篇,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跨越千年,将其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记录了这上千年时间里面,重要的历史时间、经验以及智慧。

从《尚书》中,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民族的源头.....

在这,有一句话贯穿了这一期的全部内容,那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民本思想”的来源: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选自《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

而这句话的出处《五子之歌》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节目中,读书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老师,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中国诗词大会》的嘉宾之一,在节目中给我们讲述了《五子之歌》的故事:

大禹的儿子启作为夏朝君主开启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君主制时代。然而继承王位的是启的儿子太康,他不理政事,贪图享乐,又喜好安乐,丧失君德,导致民心尽失。

之后,太康在外打猎长期不归,国都被东夷部落首领的有穷式后羿侵占。

太康的五个弟弟和母亲被赶到洛河(今黄河右岸重要支流)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表达了五个人的悔意。

其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就是《五子之歌》的一句。

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国”。

什么是民本思想

同学们可能会对“民本”这个概念缺乏一些理解,在节目中,蒙丹老师提到了这样几个历史事例:

战国时期的孟子曾提及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唐太宗时期的贤臣魏徵(zhēng)与太宗论政时也提到“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千古名句。

这就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明,相信同学们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民本”思想也能有所了解与感悟。

而这种思想,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还在秉承着,只不过要顺应时代发展,将其进行现代化的改造。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人民群众正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在过去的2020年,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这就是现代中国“以人为本”,也正是秉承数千年前“民本”思想的最好体现之一。

文化原典

节目中提到,《尚书》这本“文化原典”中也有着很多中华文化的“文化第一”:

第一次提及“礼”的概念;

第一次统一音律和度量衡;

第一次制定历法;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

《尚书·梓材》中提及的“中国”则是第一次代表一个地域范围的含义,当时指的是西周人所居的关中、河洛地区。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意思是上天既已把中国的臣民和疆土都付给先王。

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

(古中国周朝地图)

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

(古中国西汉时期地图)

中国最初的文字就属于象形文字,汉字虽然还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征,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但我们仍能从其中感受到先人智慧之火的余温:

这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典”,就像是一双手捧着竹册。

慢慢的,演化成了小篆中的“典”:是将“册”放到“几”上。

但无论是双手捧或是放在桌几上,我们都能从这些象形文字中感受到当时古人对待这些书籍的重视、尊敬的态度。

这些“典”代表的就是当时的标准,是一种规范。

《尚书》的开篇《尧典》其中表达的规范就是“勤政爱民”,“爱民”就是“民本”思想的最原始体现。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对《尚书》和它所包含的“民本”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这期文章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下期文章中,越越老师将会向大家详细讲解《尚书》在当时的动荡年代传承下来的故事《伏生传经》和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役“牧野之战”的故事,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中国文化典籍导读》试题
一、从下面成语中选取25个(每部典籍选2—4个),分别写出这些成语来源于典籍中的篇
章、原文,并解释其意思。
《诗经》:辗转反侧、鹊巢鸠占、之子于归、死生契阔、肤如凝脂、孔武有力、万寿无疆、
鹤鸣九皋、天作之合、进退维谷
《左传》:一鼓作气、假道伐虢、唇亡齿寒、外强中干、退避三舍、问鼎中原、狼子野心、
厉兵秣马、尔虞我诈、居安思危
《论语》:三省吾身、慎终追远、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举一反三、苗而不秀、和而不同、
见利思义、以身作则、文质彬彬、克己复礼、过犹不及、以德报怨
《孟子》:缘木求鱼、揠苗助长、出类拔萃、处士横议、杯水车薪、出尔反尔、独善其身、
浩然之气、事半功倍
《老子》:有无相生、和光同尘、上善若水、功遂身退、见素抱朴、道法自然、自知者明、
大器晚成、信言不美
《庄子》:越俎代庖、庄周梦蝶、薪尽火传、轮扁斫轮、望洋兴叹、朝三暮四、螳臂挡车、
相濡以沫、呆若木鸡、痀偻承蜩
《战国策》:引锥刺股、前倨后卑、南辕北辙、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画蛇添足、鹬蚌相争、
安步当车、反璞归真
《史记》:破釜沉舟、负荆请罪、毛遂自荐、死灰复燃、睚眦必报、沐猴而冠、肝脑涂地、
奇货可居、胶柱鼓瑟、

比如,理解了《天工开物》里的“贵五谷而贱金玉”,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
民族一直把重农固本视为安民之基;为什么从宋应星到袁隆平,一代代科学家怀揣着“禾下乘
凉梦”,殚精竭虑致力于提高农业技术;为什么我们国家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为端牢中国
人的饭碗,把“种子”视为农业的芯片提速攻关。历史和现实都在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
宁。
这样的穿越,才有历史的格局,才有时代的情怀,才有文化的担当。它贯通了时空、打破了
隔断,让我们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如果说“穿透力”是思想性的最

《典籍里的中国》语录摘抄: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3、不学礼,无以立。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更多《典籍里的中国》语录摘抄: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德不孤,必有邻。
3、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4、朝闻道,夕死可矣。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7、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8、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
9、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最后编辑:2022年11月06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