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身之守,心错则失身。

为何如此说,因为现实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谓主观世界。
人头脑中的一切,都是归于这个人的理性所统摄,理性守护自己的身体,告诉你哪里不能去,哪些人不能处。那理性上的认知被攻破、被改变,行为就随之改变。
于是这句话就诞生了,思想改变行为,行为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同样适合于,屁股决定脑袋,你屁股坐在哪里,你维护哪一方的利益,只要你给自己暗暗地下这样一个命令,你就形成你的思想或者叫结论,你在语言上自然取寻找形成这个结论的理由。

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接受欺骗和蒙蔽,但你不知不觉中早形成了结论,例如对方是好人,他不会欺骗我的,例如这是一个有德性的人介绍的好项目,他是不会当的,他介绍的项目也是好项目,如果你跟进,这个所谓有德性的人也把你拉入水中了。

所以心为身之守,心错则失身。心错即是心失,心失去了理性,则随后的一切都会改变。

我的观点就是,我们受欺骗和蒙蔽最多的还是我们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大脑中已有的东西,我们的判断力和我们的惰性,让我们不知不觉的已经失心,而不自知。

先看我们大脑中都装了些什么。我们大脑中的东西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一类是观念。

知识有从书本上学习来的,有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中总结来的,还有从别人那儿道听途说来的。书本上来的自然科学知识,绝大多数是真理,都经过了验证,毋庸置疑。但书本上来的社会科学知识,在强势宣传和洗脑教育环境中,其真理性是大打折扣的,有判断力的人对此看得越来越清晰了。来自经验教训和道听途说的知识,就更不靠谱了,许多所谓的经验和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没有得到充分验证的,是强词夺理的,是经不起推敲的,甚至不允许公开怀疑。生活中那么多的失败、失望,即是明证。

观念是个体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归纳,经过日积月累和不断修正,内化为个体固有思维的组成部分,有人用思维模式、脚本、paradigm等词汇来描述,它是我们感知、理解、解释世界的方式。许多观念是带有偏见的,是有局限性的,原因是赖以为据形成观念的知识和信息是不充分的,从素材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是不严谨的、是有偏差的,有的与利益相关,有的与长期接触反复强化有关。

针对这个“心错”、“心失”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1、判断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衡量指标,与思维习惯密切相关。以偏概全,不调查就发言,不验证就相信,不分析就采纳,不分轻重缓急就决策,已经走出五公里了却不知道为什么出发,考虑问题不考虑别人,诸如此类,是人们经常犯的思维方式的错误。

2、惰性是偷懒,是明知已有信息不充分,不足为信,需要调查研究,但不愿付出,对结果取无所谓的态度。

正是上述大脑中这些所谓的真理、偏见,自身有限的判断力以及惰性,常常使自己自觉式地蒙受他人或自我的蒙骗。这完全是一种自己自觉式地配合。
同时那些骗子高手非常地喑于此道。

怎么避免呢?

下面的措施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对照自己情况检讨改进,定会受益匪浅。

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始终采取质疑态度,这就是西方教育中十分推崇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直到得到验证和获得可信的证据。实际上,这是深化人生体验、获取智慧、解决难题的重要思维方式。因为许多结论具有尝试性和不确定性。

避免把相关关系解读为因果关系。数学上用相关系数描述相关的程度。“广告投入大,销售额会上升”就是相关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是有因必有果,是一种简单地建模思想,输入和过程错了就不可能得到期望的输出,这简直就是计算机编程思想的体现。
我研究程序是要看到代码,我研究药学,是要看到分子式,你说你数学成绩好,我得看你微积分、导数的题,是不是都会。

关键术语和概念你能不能口述清楚,是的,你一定要口述清楚,口才好的,文笔不会太差。
掼蛋牌理讲的清的人,掼蛋不会打得差。反之听说此人打得好,但又总结不出几个经验来,你让我怎么相信你。

例如有一个问题,孩子成绩不好,这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若只针对孩子玩游戏多采取措施,孩子成绩向好的可能性不大。
看孩子的环境,如果长辈、或者妈妈的语言把孩子打焉了,那孩子肯定起不来。
这跟养花种草一样,环境的阳光、雨露,非常重要。“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非常重要。

而现今更多的社会问题都是当初简单处理的结果。

干部能上不能下,逆行者、后来者居上总是少数。
有些所谓的权威或砖家是冒牌货,还有一些人曾经确是权威,有真才实学,但在权威位置上呆久了,也会容易用个人观点代替证据,代替调查研究。

具有开明的思想和开放的心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始终虚心为怀。

陶笔知说,有行动有结果,才是真知道。知行是合一的,知道了而不行动,不是真知道。

这上述一切,皆归于心为身之守,心错则失身。是归于心不是真正地明白,担负不起,身体的守护之职,何况有时候,心错了,心失了,后面的事都乱了。
当然心要明白一切,也是一个不断的实践过程,本文旨在告诉各位你得有这个意识,有这个观点之后 ,在不断打造你的框架结构。

最后编辑:2022年04月03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