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的罗翔在得到推荐了,杨本芬的书,我得以发现。于是寻根,开始。

82岁的奶奶能干什么?能写出当下最受年轻人热捧的小说,能赚得无数人的眼泪,能创造奇迹——这是湖南省湘阴县杨本芬的回答。

“她写的是人生”

如果要问过去三年间,文艺圈最火的小说是哪个,《秋园》一定在大多数人的答案之列。这本先后被加印八次,销售近40000册,横扫大大小小文学榜单,豆瓣评分8.9的“神作”并不来自于高大上的书房,而是诞生在充斥柴米油盐的厨房。

像大多数娭毑一样,杨本芬要带孙、要做家务、要照顾老伴。于是,从60岁开始,她只有在等汤烧开的间隙,在抽油烟机的轰鸣声中,“随时坐下来,让手中的笔在稿纸上快速移动。”8斤重的稿纸就是《秋园》最初的样子。

小有名气后,杨本芬又出版了第二部作品小说集《浮木》,2022年2月,第三部作品《我本芬芳》也问世。这三本书几乎都带有自传性质,《秋园》写的是杨本芬的母亲,《浮木》则是生命中形形色色的人,《我本芬芳》则回顾,也解剖了她自己的钻石婚。

△ 杨本芬的三本小说

她的女儿章红,在代后记里写到,也有人质疑过这位“80后”作家:“普通女人的一生,也值得写成小说吗?” 一位年轻读者的读书笔记正好是答案:“这位奶奶也许不是职业作家,但她是真正的写作者,她写的是人生。”齐邦媛父亲的口述自传内地出版 讲述与张学良恩怨往事“当年口述的声音,禁锢在数十卷旧式大盘录音带上,尘封喑哑,思之不胜今昔之感”。

“此书问世距访问结束已整整二十年”,1990年,《齐世英先生访问记录》在台湾出版时,齐邦媛不胜感慨。如今,本书的内地版《齐世英口述自传》出版,转眼又是二十年,“当年口述的声音,禁锢在数十卷旧式大盘录音带上,尘封喑哑,思之不胜今昔之感”。
《巨流河》一书中充满乡愁与理想,以细腻的感情打动无数读者,而《齐世英口述自传》更注重历史细节的捡拾。本口述资料经过19次的访问整理而成,齐世英在本书中详细回忆了与郭松龄的忘年之交、与张学良的恩怨过节、与陈立夫的信守不渝、与吉田茂的私人交往等历史详情,提供了关于九一八事变及西安事变等第一手资料。
齐世英七岁,先进私塾,后入新制小学,受新潮影响,中学时代即私赴天津,进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开始接受西方文化。1916年,东渡日本求学,被保送京都帝大哲学系,不久又随堂兄转赴德国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学习哲学和经济。1925年齐世英学成归国,入幕东北军郭松龄部,佐郭松龄筹办同泽中学。当年冬天参预“回师奉天”之役反对张作霖,兵败后辗转到日本避难,第二年归国加入国民党,1929年应陈立夫之邀主持东北党务,创办中山中学。“九一八事变”至抗战胜利期间,四处奔波,救济难民,接办东北大学和东北中学,招收流亡学生,辗转迁移。与张学良天然隔阂,西安事变受到牵连,书中都有交待。
“一方是二十岁即掌军权之军阀少主,一方是坚持民主革新的理想主义者。”
齐世英与张学良之间的纠葛与恩怨从齐世英参与“回师奉天”之役反对张作霖时便开始了,后来东北沦陷,齐世英加入国民党负责东北党务,张学良曾电邀齐世英赴汉口晤谈,但“一方是二十岁即掌军权之军阀少主,一方是坚持民主革新的理想主义者”,思想迥异,作风有别,话难投机,合作未成。后来的选举恩怨、党务发展,张学良认为齐世英处处与自己作对,两人“私怨”发展成了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导火索。
书中讲到,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向何应钦抱怨:“老实说吧!旁人的主张是一半,受气也是一半。受气嘛:一则国府授勋这个有,那个有,唯独我没有。二则我买三部汽车,海关不免税,看不起我张学良。三则齐某人(齐世英)在南京一件一件地搞我,中央从不制止。”后来蒋介石提到这件事,也说是齐世英把张学良逼反了。
1981年,齐世英手术住院,张学良突来探视。这是两人自1936年以后,首次重逢。当年雄姿英发的青年,都已年过八十。乡关万里,半世纪坎坷,千言万语亦说不尽。齐邦媛回忆,“此次会面令一向沉稳宁静的先父内心激荡甚久,前尘往事俱回眼前,常常自问:如果当年能够合作,历史会是什么样子?”
“他的一生,有形的颠仆和无形的建树都源出于这个终极理想。”
因口述采录至齐世英1949年到台湾为止,作者在台40余年经历没有叙述。经女儿齐邦媛收集增添了六篇旧交的回忆文章,特别对其坚持民主理想,反对陈诚“内阁”为增加军费而提出的“电力加价案”,而被开除国民党党籍,有详细叙述。
在本书前言中,齐邦媛写到,父亲齐世英一生都在追求一种理想,她引用一位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老人的话道出父亲一生的心声,“国家必须是根据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而建立起的一个社会,这样的社会必须综合各种利益、思想与意见。民主政治是一种思想,它的根源在于承认每个人的尊严、价值及不可让渡的权利。”齐邦媛讲道,父亲自27岁加入国民党,至55岁因拂逆权力中心,被开除党籍,一生黄金岁月尽在理想与幻灭中度过,“他的一生,有形的颠仆和无形的建树都源出于这个终极理想。”
齐邦媛认为,《齐世英口述自传》“当可传世,为这个动荡、丰盈、奇特的时代作个见证”。 

上述内容参考记者 单蓓蓓

最后编辑:2022年04月14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